[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门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3797.X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廖小平;徐清云;张志勇;王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运输 汽车 专用 车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轴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门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的端门开关门顺利,并且在铁路限界内,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的端门一般采用多扇折叠门,各扇门需要用门轴装置连接。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已经发展了好几代产品,端门的结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各扇门之间的连接形式基本还是门轴结构。但是,这种连接形式的端门存在以下缺点:1、上下同一条直线上的门轴组装的同轴度差,特别是多轴情况下更难保证同轴度;2、门轴组成的各个零件之间的摩擦力大。由于这两个缺点导致各扇门之间的抗力大,开关门非常费力,劳动强度大。此外,因为使用时间长,受到雨水影响,门轴上锈,开关门费力情况更为突出,这给列车的开关门操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当前亟需一种让端门的开关更省力的新型门轴装置替代现有的结构形式,来改善端门的旋转工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门轴装置,以改善端门旋转工况,让端门的开关更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新型门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折页座、一折页和一销轴,所述折页座的上、下两端各开有一销轴圆孔,所述折页上亦开有一相同内径的销轴圆孔;所述折页座和折页上的销轴圆孔内均插设有一轴套,且所述轴套与所述销轴圆孔均为过盈配合;所述销轴穿过所述轴套后用一挡圈固定,将所述折页座与所述折页枢接在一起。
所述折页座上的销轴圆孔内面、内端面和外端面,所述折页的销轴圆孔内面和外端面,所述销轴以及所述挡圈均为精加工。
所述折页座、折页和销轴的材质均采用钢材,所述轴套的材质采用含油尼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销轴和销轴圆孔之间设置了轴套,且轴套与销轴圆孔为过盈配合,因此轴套是不能转动的,转动的是里面的销轴,从而改善了端门的整体抗力环境,使端门的开关灵活省力。2、本实用新型的销轴和轴套为间隙配合,在上下组装时即使同轴度出现较小偏差,也可以通过此间隙一定程度的来调节同轴度问题。3、本实用新型的折页座、折页和销轴的材质均采用钢材,轴套的材质采用含油尼龙,利用钢材和含油尼龙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的原理,改善摩擦阻力,开关门非常灵活,而且即使同轴度稍差一些也不影响门轴的转动灵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门业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折页座1、一折页2和一销轴3。其中,折页座1的上、下两端各开有一销轴圆孔,折页2上亦开有一相同内径的销轴圆孔。折页座1和折页2上的销轴圆孔内均插设有一轴套4,且轴套4与销轴圆孔均为过盈配合。销轴3穿过三个轴套4后用一挡圈5固定,从而将折页座1与折页2枢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中,折页座1上的销轴圆孔内面、内端面和外端面,折页2上的销轴圆孔内面和外端面,销轴3以及挡圈5均为精加工,以增加光洁度,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上述实施例中,折页座1、折页2和销轴3的材质均采用钢材,轴套4的材质采用含油尼龙,利用钢材和含油尼龙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的原理,改善摩擦阻力。
本实用型新使用时,至少要两组联合使用,上下固定在端门的边梁上(如图5所示)。由于轴套4与折页座1、折页2的销轴圆孔为过盈配合,轴套4是不能转动的,转动的是里面的销轴3,从而改善了端门的整体抗力环境,使端门的开关灵活省力。同时由于销轴3和轴套4为间隙配合,在上下组装时即使同轴度出现较小偏差,也可以通过此间隙一定程度的来调节同轴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上装用,经试验和现场使用表明,该车使用状况良好,开关门非常灵活,是以往端门从来没有达到的状态。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