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法学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3220.9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泉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领域,为一种推拿手法之滚法学器。
背景技术
滚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主要手法,其操作方式是以手掌背侧近小指侧部位紧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弯曲,依靠腕关节最大限度的屈伸动作,使手背部近小指侧部位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由此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经络穴位。具有接触面大,压力也大、刺激柔和等特点。能够疏通经络,舒展筋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由于其操作技巧复杂、技术性高、掌握较困难,给学习者带来不便之处。虽然有的习用者能够做出类似滚法动作,也欠缺规范,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手法具有的良好治疗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人基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利用生物力学和机械学相关原理,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创制出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为推拿教学和临床使用提供方便,克服滚法学习中的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变盲目为规范,通过机械辅助练习,能够很快掌握滚法操作的要领及用力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即可形成该手法的惯性动作型式,最终掌握该手法。对于已经能初步使用滚法的人而言,亦可用本实用新型来测试掌握手法的规范性与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手套和传动器两大部分。手套为五指露出式,其腕部要上延至腕上,手套的掌面拇指大鱼际部外敷弹力布,弹力布呈扇形结于腕背部联结传动器挂钩,手腕的内侧有传动器的扳手扶持。传动器由手套腕背部的四条结绳穿过其支架孔固定于腕背部。传动器使用微电机带动偏心轮,偏心轮推动滑动杆作往复运动。滑动杆位于内中板与底板的弧形开孔中,其顶端套有小螺帽,并套有套圈联结弹簧以维持滑动杆的回复运动。底板设有大小扳手,小扳手可与滑动杆接触,大扳手有小扳手带动,大扳手下端伸出底板呈弧形以便扶持手腕部内侧。通过这些装置,当加电时偏心轮推动滑动杆向外运动,同时挂钩牵拉弹力布跟随运动,使手腕外旋;当滑动杆将至弧形孔外侧端时接触小扳手并推动小扳手转动,小扳手继而拨动大扳手运动,因而使得大扳手的下端推动手腕屈曲,因此完成手腕的外旋屈曲运动;随后,滑动杆失去偏心轮推动,由于弹力布及弹簧的作用,使得手腕又内旋伸直。于是完成滚法操作的一个周期。多个周期反复进行,便可完成滚法的连续操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滚法的学习及操作运用变得更方便、省力、规范和实用。
具体制造时,可根据学习者用手习惯不同,制作适合左右手的不同款式、型号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配备的控制器,可调节电机转速,以调节滚法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图。
图2为手套的视图。
图3为传动器的透视图。
其中,1.传动器,2.弹力布,3.大扳手,4.手套,5.手套结绳,6.顶板,7.电功机,8.螺栓,9.电机顶盖,10.电机转子,11.内中板,12.大螺帽,13.偏心轮中央孔,14.偏心轮,15.大扳手柄,16.底板矩形孔,17.横轴,18.底板,19.支架,20.支架孔,21.小螺帽,22.滑动杆,23.弧形孔,24.弹簧,25.套圈,26.固定柱,27.小扳手,2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手套4和传动器1两大部分。手套的掌面拇指大鱼际部外敷弹力布2,弹力布呈扇形联结传动器挂钩28,手腕的内侧有传动器的扳手3扶持。传动器由手套腕背部的四条结绳5穿过其支架孔20固定于腕背部。传动器使用微电机7带动偏心轮14,传动器1中内置电动机7,电动机顶盖9通过螺栓8固定于内中板11上,电动机转子10穿出内中板通孔嵌套在偏心轮中央孔13中,以大螺帽12固定偏心轮14,偏心轮与滑动杆22接触,偏心轮推动滑动杆22。内中板11与底板18有弧形孔23,滑动杆位于内中板与底板的弧形开孔23中,其顶端有小螺帽21,用套圈25联结弹簧24。底板18有小扳手27与滑动杆接触,小扳手带动大扳手柄15,大扳手3扶持手腕部内侧。加电时偏心轮推滑动杆向外运动,同时挂钩牵拉弹力布跟随运动,使手腕外旋;滑动杆进而推动小扳手转动,小扳手继而拨动大扳手柄,使得大扳手推动手腕屈曲,从而完成手腕的外旋屈曲;随后,滑动杆失去偏心轮推动,由于弹力布的作用,使得手腕又内旋伸直。于是完成滚法操作的一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泉,未经王永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