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群钻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3018.6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开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 峻 |
地址: | 25003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钻孔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群钻。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钻孔是最常用的机加工艺之一,钻头则是最通用的钻孔刀具,钻孔时由孔的中心开始钻入,沿底面切削完成钻孔。通用钻头包括锋角、切削刃、后刀面、横刃、容屑槽组成,锋角一般为120°左右,切削刃和横刃自然形成。
对于纤维复合材料,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和材料本体的不均匀性,致使以磨/切削为主的加工方式,难以实现对被加工物的均匀切削,造成因碎屑与孔壁挤压、摩擦而引起孔壁表面拉毛,严重影响表面质量及孔径尺寸精度。特别是对于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用钻头的上述问题的表现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孔壁粗糙、精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用、切削精度良好的群钻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包括钻柄和钻体,所述钻体的主切削刃为圆弧,内切削刃为直线,主切削刃与内切削刃圆滑过渡,两个内切削刃形成的内刃锋角为30°~50°,主切削刃外缘低于横刃。
本方案是通过中心定位、边沿切削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减小锋角的角度,使锋角形成类似顶尖结构,实现中心定位,同时形成内切削刃;采用圆弧切削刃作为主切削刃,主切削刃与内切削刃圆滑过渡,主切削刃外缘略低于横刃,实现对复合材料的边沿切削。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内刃锋角为30°~45°。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内刃锋角为4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主切削刃圆弧半径为钻头直径的1/3~1/5。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主切削刃圆弧半径为钻头直径的1/4.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横刃长度为0.2mm~0.4mm。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横刃长度为0.2mm~0.3mm。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所述主切削刃外缘与横刃的高度差不大于8mm。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群钻,内刃锋角和圆弧刃对钻削加工均有稳定、定向作用,且轴向力显著减小,有效改善孔的表面质量,提高钻孔尺寸精度,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特别适用于高强、高韧等特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主切削刃,2为后刀面,3为横刃,4为内切削刃,5为内刃锋角,6为主切削刃外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现以Φ20的钻头为实施例1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涉及群钻的主切削刃1为圆弧,内切削刃4为直线,主切削刃1与内切削刃4圆滑过渡。两个内切削刃形成的内刃锋角5为40°,主切削刃1的半径为5mm,横刃3长度为0.2mm,主切屑刃外缘6比横刃3低5mm。
实施例2、实施例3由下表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模切割刀具
- 下一篇:用于染色隐形镜片的染色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