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847.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2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军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阻抗 出线 结构 环氧树脂 浇注 变压器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尤其是一种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为单圆筒结构,当要求提高变压器容量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大线圈横截面积。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引出线过大,变压器制作工艺无法满足其要求,使得单台产品容量仅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双圆筒上出线结构,当变压器容量要求进一步增大时,线圈的引出线加工工艺同样将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单圆筒变压器线圈和双圆筒上出线线圈对提高变压器容量不利的弱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该线圈在保证变压器参数的情况下使单台变压器的容量有较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线圈体由两根导线绕制,其特征在于:线圈体为双圆筒、上出线结构,两导线的几何尺寸完全相同,其起头在圆筒内层2辐向相差180度,两根导线在圆筒内层2所绕匝数相等,在圆筒外层1所绕匝数也相等,故所绕两个线圈的阻抗相等;超前半匝的导线称为第一导线4,另一根导线称为第二导线5,两导线在绕制圆筒内层2和圆筒外层1时除第一导线4由圆筒内层2转绕圆筒外层1时与第二导线5交叉一次外均轴向并联,绕线原理如图3所示;两导线的尾头在圆筒外层1上与其起头位于线圈体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证变压器参数的情况下使单台变压器的容量有较大提高,十分有效的降低变压器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绕线原理图。
其中 1.圆筒外层,2.圆筒内层,3.气道,4.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环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步:在变压器的绕线模上首先绕制圆筒内层2:使第一导线4的起头与第二导线5的起头在圆筒内层2辐向相隔180度,沿轴向并联自上而下绕制;由于第一导线4比第二导线5超前半匝,而两导线在圆筒内层2所绕的匝数相等,则第一导线4先绕完内层匝数;待其绕完后放置气道插板,固定,再次开始绕线时第一导线4由内层转绕圆筒外层1,而第二导线5则在气道插板下面继续绕制其剩余的半匝内层线圈,则第一导线4与第二导线5产生交叉。
第二步:第二导线5绕完内层后与第一导线4沿轴向并联自下而上绕制圆筒外层1,由于第一导线4比第二导线5超前半匝,故第一导线4比第二导线5先绕完出线。两导线末头分别与其起头在线圈体同侧引出线。
第二步:将绕好的线圈体放入浇注模中,送入真空浇注设备中进行环氧树脂6真空浇注,浇注完毕后,送入高温固化炉中使环氧树脂6固化,固化完毕后取出脱模,即完成双圆筒同阻抗上出线结构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线圈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军,未经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新型防漏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侧压易弯曲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