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32361.9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滕守权;刘文浩;荣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H7/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东煜 |
| 地址: | 1162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单相 放电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放电线圈,具体涉及的是用以把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至50V及以下安全电压,并能保护相关电器设备的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大量的负荷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同时电网元件中也会引起无功功率损耗。因此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功率必须满足上述的需要,即保持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即要采取措施提高功率因数。
而静电电容器能向系统供给无功功率,可根据需要由许多电容器联结成组。因此静电电容器组的容量可大可小,既可集中使用,又可分散使用,因此电容器被广泛用来作为功率因数补偿之用。但是,在实际供电过程中要根据负荷情况经常对电容器组的容量进行调节,在电容器投、切的调节过程中为安全起见要对电容器进行放电。
目前的大多采用油浸式放电装置对电容器组进行放电,使用这种装置有诸多不便,油浸式放电装置较为复杂从而导致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安装维护繁杂,运营成本高,装置发生泄露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专业人士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然而在试用的各种方法中存在着各自的缺点和问题,比如说方案复杂,使用的元器件较多,无形中造成安装、操作都较为费事,成本依然很高,权衡利弊,这些试用的方法都不适宜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对功率补偿用的静电电容器组放电装置存在诸多问题和使用中的不便,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制作容易、安装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的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差压保护式单相放电线圈,包括三个一次接线端A、A1、X、树脂外壳及装设在树脂外壳内的两个环形铁心、一、二号两组一、二次绕组、两个主绝缘和两个二次骨架;所述三个一次接线端A、A1、X设置在三个树脂伞柱的顶端,树脂伞柱设置在树脂外壳的上部;上述两个一次接线端A、X的下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号一、二次绕组和二号一、二次绕组,一号一、二次绕组和二号一、二次绕组分别对应缠绕在一号主绝缘、一号二次骨架和二号主绝缘、二号二次骨架上,一次接线端A、X对应的一号一、二次绕组和二号一、二次绕组分别位于外层和里层并同轴分别对应装设在一号环形铁心和二号环形铁心的心柱上;一次接线端A、X对应的一、二号二次绕组分别通过引线与下端子盒的二次端子相连接,下端子盒位于树脂外壳的下部;树脂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底板;其结构特点是:
所述一次接线端A通过引线电缆与一号一次绕组的一端相连接,一号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A1相连接,同时还与二号一次绕组的一端相连接,二号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与一次接线端X相连接;
一次接线端A、A1、X,三个树脂伞柱和树脂外壳通过浇注构成一体式结构;
一号一次绕组的两端与一次接线端A和A1对应连接,与一号二次绕组相对应的两端为a1、x1,二号一次绕组的两端与一次接线端A1和X对应连接,与二号二次绕组相对应的两端为a2、x2;
一号二次绕组的两端a1、x1和二号二次绕组的两端a2、x2分别通过引线及嵌件接到下端子盒内。
上述一、二号铁心采用环形铁心。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特点:
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器组,每相由多只电容器串联,为考核每只电容器组的质量,所以需要把相应电容器组的端子上分别并联放电线圈,正常时放电,电容器组有故障时实行差压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二次端子接成差压保护式,实现线路中电容器组的差压保护。
本实用新型内部有两个独立的器身结构,各自均采用环形铁心,采用低磁密设计,增大一、二次线圈的匝数,使产品具有更高的抗过电压饱和的能力。并且采用优质的铜线及层间绝缘纸降低了层间场强,增强了产品的耐热性,在额定负荷及1.1倍额定电压下,温升小于20K。
本实用新型外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形,为全密封产品。耐污秽、耐潮湿性能好,实现了无油化,免除了油渗漏污染环境和易燃等缺点。由采用特殊配方,产品坚固可靠,机械强度高,并且也具有耐高温耐紫外线等特点。
日常维护简单,只需在停电检修时擦去表面的灰尘即可。
能承受1.58x√2倍电容器组的贮能放电,并能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电压由√2Uin降至50V,符合放电标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富有创意,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适宜无功补偿电力系统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