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板链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1904.5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7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明;刘克铭;杨伟红;蒲志新;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43/04;B65G43/06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板链 张力 检测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刮板链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生产应用刮板运输机十分广泛,是运输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故障就出现在刮板链上,一旦张力过大或过小,就会断链而停止生产,或松链,链子堆积而影响生产;所以对刮板链张力检测十分必要,并且要求能够在线检测和存储;并能和上位机通信,进行数据的传输,达到在断链前或张力过小,实现其自动控制,必免事故的扩大而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进行张力在线检测、存储和传输的刮板链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板链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包括串行数据传输电路、无线发射电路、电源电路、放大电路和存储电路,其特点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由C805F020单片机U1、晶体振荡器B1、插排J2、发光二极管D1、开关K、电容C1、C2和电阻R1组成;单片机U1的1、2、3、4脚分别接J2的7、6、5、4脚,26脚接B1、C1的一端,27脚接B1的另一端和C2一端,C1、C2另一端接地,11、14脚相接,13、10脚接地,90、64、37脚相接并接3.3V电源,89、63、38脚均接地,47~54脚分别接存储电路中的74ALS373地址锁存器U2的3、4、7、8、13、14、17、18脚和28F00BB3存储器U3的25~35脚,39~46脚分别接U3的3~6、36、7、8脚,29~32脚分别接U3的37、13、40、1脚,55脚接U3的9脚,56脚接U3的24脚,57脚接U2的11脚,58脚接U3的22脚,59脚接无线发射电路中的NRF 403无线发射器U4的18脚,60脚接U4的9脚,61脚接U4的19脚和串行数据传输电路中的MAX232串行接口A1的11脚,62脚接U4的2脚A1的12脚,36脚接放大电路中的OP07集成运算放大器U7的6脚、电阻R4、R5的一端,33脚接D1、K一端;K另一端接地,D1另一端接R1一端,R1另一端接3.3V电源,J2的脚接3.3V电源,2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能对刮板链张力进行在线检测、存储和传输,当张力的变化对刮板链产生破坏或松链时,可随时发出指令通过上位机进行控制,防止因卡链、断链和松链事故发生,影响生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刮板链张力检测与传输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的串行数据传输、无线发射、电源和放大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