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船过程中用于两总段对接的限位工装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31383.3 | 申请日: | 200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宫照明;杨玉波;陈奎;杨向荣;李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琦 |
| 地址: | 116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船 过程 用于 两总段 对接 限位 工装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使用的一种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两总段对接时用于限位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两总段坞内对接通常在现场采用装焊止挡块实现对接效果的限定。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方式不但影响效率,而且定位精度不好,常常会造成总段定位后合拢缝间隙过小,甚至产生“挤死”现象,不但需要重新切割,增大工作量,而且拖延了成品船舶的交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造船过程中两总段对接的工作效率,提供了一种专用于限定两总段对接位置的工装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船过程中用于两总段对接的限位工装构件,由第一和第二元件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元件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一槽钢,以及在第一槽钢的槽中位于下部直立设置的第一加强肘板,第一加强肘板底面与槽钢底面共面,用于放置在船甲板平面上。第二元件包括直立设置的第二槽钢,以及在第二槽钢的槽中位于下部直立设置的第二加强肘板,第二加强肘板底面与槽钢底面共面,用于放置在船甲板上。此外,第二槽钢上部垂直于第二槽钢的平直表面焊接固定有水平杆。
上述水平杆的长度与两总段对接后检查线间的长度相同。
本发明由一对元件配合使用构成限位工装构件,用于控制造船两总段对接位置的限定,具有操作方便、提高对接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造船过程中两总段定位合拢前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造船过程中两总段定位合拢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一侧投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一侧投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造船过程中总段21与总段22在定位合拢前以及定位合拢后的状态。其中,在甲板或内底板上设置本发明的限位工装构件。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限位工装构件由一对元件组合而成。其中,如图3所示,一个元件包括直立设置的槽钢1,以及在槽钢1的槽中位于下部直立设置的加强肘板3,加强肘板底面与槽钢底面平齐从而元件可以放置并焊接固定在船一个总段的甲板或内底板上。此外,如图4所示,另一元件也包括直立设置的槽钢1,以及在槽钢的槽中位于下部直立设置的加强肘板3,加强肘板底面与槽钢底面共面,用于固定在另一总段的甲板上;而槽钢上部垂直于槽钢的平直表面焊接固定有水平杆4。
如图5所示,水平杆4的长度与两总段对接后检查线2之间的长度相同。例如,两检查线间距为406mm,那么水平杆支撑的长度也应为406mm。而且预留出两总段合拢缝11的间隙,如上例6mm。
本发明的工装构件要求在总段漂浮定位合拢前提前装焊于甲板或内底板上。利用设置在甲板、内底板上的限位工装实现总段的定位。当图中总段21和总段22到达合拢位置后,水平杆顶在另一元件作为立杆的直立槽钢平直表面上,起到止挡作用,从而确定两个总段的对接位置,防止两总段定位后“挤死”的发生,并因此无需二次定位或切割工作。
而本发明在两总段对接缝甲板或内底板表面设置检查线的要求为:修正待对接两总段的内底板、甲板上的中心线,然后用激光经纬仪作出90度转角线,如200mm检查线。
本发明限位工装构件的安装要求为:工装构件要按照检查线进行装焊。左右对称各装焊两组限位工装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次压币的捆钞机第一次施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尾箱反射片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