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辗环机新型支承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1004.0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小青;桂英奇;朱肖青;刘磊;李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39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辗环机 新型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主要提出冷辗环机新型支承轮。
背景技术
非对称环形件冷辗(如圆锥轴承套圈冷辗)成形的加工主要有两种加工工艺。一种为:采用开式冷辗加工成形(所谓开式,即对成形工件的外形在径向方向完全约束,而轴向两个侧面呈半约束状态),将非对称环形件改变为对称型式,即两件相同的非对称环形件(相对或相向)同时辗扩,然后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另一种为:采用闭式冷辗加工成形。前者对于小型环形件冷辗成形,因为两件同时冷辗,由于辗扩力的成倍增长,带来冷辗扩设备刚性、模具刚性极剧增加。冷辗加工是工件在常温下一种塑性变形的过程。此加工过程为:工件经上料置于辗轮中心处,芯辊从工件的内孔中插入,辗压轮在电机、减速器带动下主动旋转,左右支承轮前移(沿趋势近于辗压轮的方向),推动芯辊,芯辊前移又带动工件前移,当辗压轮与工件、工件与芯辊、芯辊与支承轮三方紧密接触后,工件在辗压的带动下转动(与辗轮转动方向相反),工件转动又带动芯辊(贴于工件内侧壁)与工件同方向转动,芯辊转动又带动支承轮转动,由此对加工工件产生的径向力和切向力克服工件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内应力,最终使工件辗扩成形。对对称结构工件的辗扩(如深沟球轴承套圈的辗扩),成形过程中所产生的轴向力彼此抵消,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工件基本沿径向扩展,轴向使用安装于开式环形件冷辗加工设备上原有的支承轮,可以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而对非对称结构工件的辗扩(如圆锥轴承套圈的辗扩),成形过程使用安装于开式环形件冷辗加工设备上原有的支承轮无法消除辗扩过程中所存在的单方向轴向力,由此在辗扩过程中造成工件轴心与芯轴(或辗轮)轴心不平行,工件沿径向增长的同时向另一方向倾斜,工件成形后锥度很大,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冷辗环机新型支承轮,满足非对称环形件冷辗加工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冷辗环机新型支承轮的结构为:所述支承轮主要由支承轮轮体、大压板、螺钉、轮盘和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构成;支承轮轮体具有与支承轮主轴锥形轴吻合的锥形中心轴孔,,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支承轮轮体与轮盘之间;在大压板、螺钉和轮盘之间设置深沟球轴承、;支承轮轮体与轮盘通过推力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形成可独立转动的元素;支承轮通过螺钉、大压板与支承轮主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支承轮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保证了对非对称冷辗加工件可靠成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承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承轮装配在冷辗环机时的示意图。
图中,1、支承轮轮体,2、推力球轴承,3、轮盘,4、深沟球轴承,5、压紧螺钉,6、小压板,7、沉头螺钉,8、大压板,9、辗压轮,10、芯辊。11、工件,12、左支承轮主轴,13、新型支承轮,14、支承轮,15、右支承轮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支承轮13主要由支承轮轮体1、大压板8、螺钉5、轮盘3和推力球轴承2、深沟球轴承4构成;支承轮轮体1具有锥形中心轴孔且与支承轮主轴12的锥形轴吻合;推力球轴承2设置在支承轮轮体1与轮盘3之间,在大压板8、螺钉5和轮盘3之间设置深沟球轴承4;支承轮13通过螺钉5、大压板8与支承轮主轴12连接。辗扩工件时辗压轮9主动旋转,带动工件11旋转,工件旋转带动芯轴10旋转,起进给作用的支承轮14及新型支承轮13在芯轴的旋转带动下同时旋转,支承轮带动芯轴进给使工件边旋转边长大成形,工件一端端面贴于轮盘端面上,轮盘在工件的带动下转动,并防止工件在成形过程中倾斜。设置在支承轮轮体1与轮盘3之间的推力球轴承2承载工作时轮盘所受之轴向作用力;设置在大压板8、螺钉5和轮盘3之间的深沟球轴承4承载工作时轮盘所受径向作用力,这样新型支承轮达到阻止工件倾斜的作用,且保持原有的支承作用。新型支承轮(一侧代替原有支承轮)不仅起到原设备所必须的支承作用,同时起到防止工件在辗扩过程中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