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气压保护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0576.7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0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显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涂 洁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气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制动阀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汽车气压制动系统中的双向气压保护阀。
技术背景
对于弹簧储能式制动气室实现驻车的轻型商用汽车,除前储能器供气给前桥使用,后储能器供气给后桥使用外,驻车制动系统的弹簧压缩腔的供能回路则由单独的专用储能器供气,这样使得整车需要三个储能器,不仅增加成本,布置也较为复杂。为了应对汽车市场激烈竞争,降低生产成本,希望尽可能的简化零件,并且还必须满足制动强制法规要求,在驻车制动回路(以下简称回路Z)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行车制动系统在安全可控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适用于驻车制动系统由弹簧储能式制动气室实现驻车的轻型商用汽车的双向气压保护阀。
技术方案包括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阀体,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经设有止回阀的腔体连通,所述进气口由位于阀体两侧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构成,两个进气口共同经装有片式阀门的片式阀门腔与腔体连通。
所述止回阀包括调压装置、阀门和止回弹簧,所述阀门位于腔体内,其上端与调压装置连接,下端设有止回弹簧。
所述调压装置包括位于腔体上端面、且与阀门连接的膜片,所述膜片上设有上端装有弹簧座、下端装有弹簧底座的调压弹簧,调压螺钉穿过上盖与弹簧座连接,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上。
通过在阀体上设置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以满足两个独立储能器向回路Z供气的要求,安装的止回阀使得当回路Z发生故障(如断、漏)时,双向气压保护阀能够保持一定的压力水平,使两个独立储能器不受影响。
所述片式阀门的活动应限制在片式阀门腔内,所以片式阀门腔截面可设计为大于两侧进气口截面,或在片式阀门腔两侧设挡片限制片式阀门的活动。
所述止回阀可以采用现有的止回阀,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方案,通过调压装置、阀门和止回弹簧完成当回路中气压发生变化时,相应阀门开或闭,腔体也处于开或闭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的任一回路发生漏气时,也能保证其它回路正常供气,特别适用于安装在驻车制动系统由弹簧储能式制动气室实现驻车的气制动轻型商用汽车上,将第一进气口和第二气进口分别与车辆上原有的前后储能器连接,从而取消了原有单独的专用储能器,减化了零件,在整车制动管路系统布局中易于布置安装,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双向保护阀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为其它相关领域有相同或相似要求的气动阀门加以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2剖视图暨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驻车制动回路安装示意图。
其中,1-阀体、2-片式阀门腔、3-止回弹簧、4-阀门、5-膜片、6-弹簧底座、7-调压弹簧、8-弹簧座、9-调压螺钉、10-上盖、11-腔体、12-片式阀门、13-手控阀、14-双向气压保护阀、15-前储能器、16-后储能器、17-后左弹簧室、18-后右弹簧气室、P11-第一进气口、P12-第二进气口、P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参照图1,阀体1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第一进气口P11和第二进气口P12,出气口P2径向布置,且水平位置高于两个进气口P11、P12,所述第一进气口P11和第二进气口P12经腔体11与出气口P2连通,局部形成三通结构,在第一进气口P11和第二进气口P12连接处设有片式阀门腔2,腔内装片式阀门12,所述腔体11上设有止回阀。参照图2、图3,所述止回阀包括设在腔体11的止回弹簧3及止回弹簧3上的阀门4,所述阀门4上设有膜片5,膜片5位于腔体11上端面,并将腔体11与弹簧底座6、调压弹簧7、弹簧座8、上盖10隔离开,所述膜片5上设有上端装有弹簧座8、下端装有弹簧底座6的调压弹簧7,调压螺钉9穿过上盖10与弹簧座8连接,所述上盖10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止回弹簧3的下端置于腔体11沉孔下端面以便于压缩止回弹簧3。
止回阀的开启气压和关闭气压是通过调压螺钉9根据需要预先设定。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带电局部放电巡检仪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