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铸铁井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30261.2 | 申请日: | 200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蒋麦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麦初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6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铸铁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线检查井盖,尤其是防盗铸铁井盖。
背景技术
标准CJ/T3012-93《铸铁井盖》定义:检查井盖由支座和井盖组成;井盖是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需要时可以开启。并规定:按承载能力不同分为重型和轻型两个等级。
铸铁井盖容易被盗的原因是防盗措施缺失或者不完善,致使用于开启和排气的铸孔(俗称“钥匙孔”)构成了撬盗门户。
目前大多用铰链、少数用链条约束井盖一边的防盗方式只能有限控制井盖的自由度,而不能防止破坏后盗取。铰链使井盖成为轴孔处脆弱的悬臂梁,在冲击力作用下容易折断;链条则容易被多种工具断离。铰链支座、链条配件等投入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防护不力导致铸铁井盖大量失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态封闭,同时又能满足必要开启和排气的防盗铸铁井盖。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铸铁井盖,它由支座和井盖组成。其中,在井盖反面加强筋与盖体中心之间设有承孔,在支座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圆锥形排气孔。
所述的承孔是由两道内倾偏心弧面与正圆弧面相互分割构成的偏正结构孔。
所述的承孔中央设置有圆锥体。
所述的承孔上方设有小盖,其下部的长爪与偏心弧面的倾角和偏心距一致,盖体边缘呈倾斜状,其轮廓为共轭椭圆曲线,由三组相邻和对应的曲率不同的圆弧过渡连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防盗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人力或非专用工具不能利用的开启机构并改变排气孔位置及结构,以取代固有的“钥匙孔”,使井盖处在自由度被完全控制的封闭状态。
附铸于井盖一定位置(圆形井盖近中心、重型矩形井盖两端各一处)的两道内倾偏心弧面与正圆弧面相互分割形成的偏正结构孔,是一个只能夹持轮廓相同的工具、不为外力作用的承锁联接孔。
掩饰承孔的小盖由卡爪锁紧偏心弧面,盖体边缘有斜度,轮廓为共轭椭圆曲线,由三组相邻和对应曲率不同的圆弧过度连接而成,只能包络旋动。
有排气要求的检查井盖,其排气孔为对称附铸于支座外侧的两个圆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非专用工具不能开启井盖,防盗可靠;以铸造方法增加井盖防盗功能,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支座1,井盖2,承孔3,排气孔4,偏心弧面5,正圆弧面6,圆锥体7,贴厚8,止口9,护圈10,防滑纹11,加强筋12,小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图1和图2中,井盖2装配于支座1,配合缝绝对值小于6mm;承孔3附铸于井盖2加强筋12与盖体中心之间;排气孔4附铸于支座1。
在图3和图4中,承孔3是由两道内倾偏心弧面5与正圆弧面6相互分割构成的偏正结构孔。其中,圆锥体7起隔离限制作用;贴厚8补偿强度;止口9消除锐角;护圈10内缘为承孔3口缘,外缘是整圆,高与防滑纹11齐平,是小盖13配合处,有拦水作用。
承孔3以及与之匹配的离合锁柄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离合瞬时位置,所不同的是偏心弧面5位置固定,离合锁柄重合后只能反向脱离。承孔3呈现螺旋包络孔和异型开口锥孔等特殊结构形态,使其具有稳定夹持功能和严格配合要求,不存在其它工具藉以提升井盖2的有效作用点和支点。
离合锁柄是筒状铸件,下端结构一如偏心弧面5围合空间,上方有提于和加力柄配合孔;以正圆弧面6处为回旋空间,与偏心弧面5重合,在力柄作用下界面因超越趋势而产生多向挤压力,成为复合配合形式的紧联接;如同把手,可以方便地启覆井盖2。锁紧后在正圆弧面6一处置入易取挡块可确保安全。
承孔3的主要设计参数:正圆弧面6对应直径为井盖2直径(或宽度)的1/10;偏心弧面5内倾10°,底弧起点径向距正圆弧面6为1mm,偏心2mm,有效孔深等于井盖2厚度,弧面与孔底相交圆角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麦初,未经蒋麦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温层结构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