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干度检测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9536.0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建;冯永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福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刘 辉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领域中的蒸汽锅炉的蒸汽干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蒸汽干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湿蒸汽锅炉是一种工业用直流锅炉,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的稠油开采等行业。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生产一种具有一定干度的湿蒸汽,供其它生产工艺利用。所谓湿蒸汽就是由一定质量比例的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汽组成的两相流介质。所谓干度就是湿蒸汽中所含的饱和水蒸汽在湿蒸汽中所占的质量比例的百分数。一般情况下,湿蒸汽锅炉工作在超高压甚至亚临界状态。湿蒸汽的干度是一项涉及安全生产和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
迄今为止,由于湿蒸汽锅炉的容量系数大,惯性延迟时间长,以及当前的干度传感器的可靠性无法满足适时控制的要求等因素,使湿蒸汽的干度控制无法实现自动化,停滞在手动控制状态。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控制方式稳定性很差,给安全生产与生产工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小型的可靠的电子在线实时检测蒸汽干度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之配套的专用测试腔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干度检测腔,包括:
腔体,用以容纳被测液的空间;
遮光套,包裹所述腔体外围;
测试头,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两侧壁;
排液阀,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管;
辅料添加阀,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的顶部;
进液阀,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定量进液筒底部;
定量进液筒,其上设置一定量构件,并连接至回收管;
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腔体是透明通光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液阀、排液阀、辅料添加阀是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料添加阀数量是复数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头是光电检测传感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装置是机械搅拌装置。或者,所述的搅拌装置是超声波搅拌装置。或者,所述的搅拌装置是电磁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量进液筒上还设置一进液口,所述的定量构件为一限位溢出口,并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为小型的可靠的电子在线实时检测蒸汽干度的装置提供一种与之配套的专用测试腔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干度检测腔,包括:
腔体1,用以容纳被测液的空间;所述的腔体1是透明通光腔体,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干度检测方式是采用非接触型的光电检测原理,故需要透明通光的腔体,如采用玻璃腔体或者透明塑料腔体。
遮光套2,包裹所述腔体1外围,用于遮挡外界光线,避免对检测头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测试头3,设置于所述腔体1的两侧壁,所述的测试头3是光电检测传感头。用于提供蒸汽干度测试的原始电信号。
排液阀4,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管8。辅料添加阀51,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1的顶部。进液阀6,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腔体1的顶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定量进液筒7底部。所述的辅料添加阀51数量是复数个。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是2个,辅料添加阀51、辅料添加阀5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3个,辅料添加阀51、辅料添加阀52、辅料添加阀53。所述的进液阀6、排液阀4、辅料添加阀51是电磁阀。
定量进液筒7,进液筒7上还设置一进液口72,其上设置一定量构件71,所述的定量构件71为一限位溢出口并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管8,当进液口72注入的液体超过限位溢出口71的限位高度,则液体溢出并通过管道流入至回收管8。
搅拌装置9,设置于所述腔体1内。用于搅拌待测液与辅料添加阀61进入的检测辅料。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搅拌装置9是机械搅拌装置。或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搅拌装置9是超声波搅拌装置。或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搅拌装置9是电磁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福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福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