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气体除尘的过滤袋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9508.9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强;方惠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体 除尘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气体除尘的过滤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纤维状态的过滤材料,主要以针刺毡(也叫无纺布)的形式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也有以粘结的滤纸、热压焊粘的无纺布、编织的丝网和滤布、烧结的纤维粉末制品、胶粘的纤维棉(如熔喷滤芯)等方式用于气体过滤和液体过滤,有些可以反吹清灰有些不行。对于高温工作的纤维来说,如陶瓷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将纤维粘结、焊接而成滤材都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反吹时振动较大,松软的纤维层(包括针刺毡)容易因纤维松动脱落而散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气体除尘的过滤袋,使纤维层被压紧而不松脱,保证过滤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气体除尘的过滤袋,包括多孔内支撑管、纤维层滤料、外护网、开口法兰、封口端盖和外箍圈,开口法兰和封口端盖分别安装在多孔内支撑管的两端,纤维层滤料包裹在多孔内支撑管上,外护网紧密包裹在纤维层滤料上,外箍圈紧箍在外护网上。
上述外护网是丝网或多孔管。
上述多孔支撑管和纤维层滤料之间还可以有内支撑网。
上述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的丝网和纤维层滤料,是以分层圆管的方式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
上述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的丝网和纤维层滤料,是交替多层缠绕的方式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其中,丝网和纤维层滤料的宽度与多孔支撑管的长度一样,丝网的长度大于纤维层滤料的长度,丝网和纤维层滤料叠置在一起,以盘旋缠绕的方式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或者丝网和纤维层滤料的宽度小于多孔支撑管的长度,丝网的宽度又大于长纤维层滤料的宽度,丝网和纤维层滤料叠置在一起,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在多孔支撑管上。
上述纤维层滤料是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纤维层滤料的厚度是0.5~10毫米(mm),空隙率为40~90%,纤维直径是0.5~100微米(um)。
上述纤维层滤料还可以是由粗纤维层和细纤维层至少两层所组成的。细纤维层的厚度只有0.1~3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利用外围机械约束纤维的方法,制作成以被压紧的纤维层为滤料的气体滤袋,使原本纤维松散的棉状的纤维层也可以被压成较紧密而不松脱,纤维之间不用粘结或焊接也能经受过滤与反吹气体的冲击而不散乱,而且在纤维层较薄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较高的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特别适用于当纤维之间不能粘结(如在高温使用)又不能焊接的情况下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一所用纤维层滤料和外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一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一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二所用纤维层滤料和外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二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二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三所用纤维层滤料和外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三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三所制产品的径向截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可用于气体除尘的过滤袋,包括多孔内支撑管1、纤维层滤料2、外护网3、开口法兰4、封口端盖5和外箍圈6。
其中,开口法兰4和封口端盖5分别安装在多孔内支撑管1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孵育室及包容运动式孵育装置
- 下一篇:智力立体木雕拼接装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