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9076.1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南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南港 |
主分类号: | A63H27/10 | 分类号: | A63H27/10;F21V33/00;F21S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绑束气球的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供绑束气球,且可发出光源的气球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气球在充满气体之后,必须将气球嘴绑束起来,才能达到止气的作用。使用时,可利用一支撑杆插固在气球嘴的底部,以供手持气球,这种手持的气球,不但颇受孩童喜欢,而且也方便作为室内装饰。
针对上述气球的装饰方式,一般是利用不同色系的气球来进行变化,或是利用有色的内球套设在透明外球中,以营造出不同的色彩搭配。然而,色彩丰富的气球固然可以获得适度的装饰效果,但是,在夜晚使用时,昏暗的天候中,并无法看出气球的颜色,虽然可借助外部的灯光的投射效果,然而在黑暗处仍然无法达到气球装饰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在派对(party)、夜间演唱会或是各式户外活动中,装饰、使用的效果相当差,因此有必要再寻求解决的办法。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绑束气球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球装置,其可发出灯光。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球装置,其中的发光元件可随意拆卸,再替换至另一个气球上。可重复使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球装置,包含一支撑单元和一发光单元;支撑单元包含一承接座,该承接座具有一中空的座本体、一开放口、一夹缝、一出口、复数个导引槽和复数个顶开孔;开放口形成在座本体的顶端,而夹缝形成在座本体的一侧壁,出口位于座本体的底部,各导引槽分别连通于各顶开孔;发光单元包含复数个发光元件,此发光元件逐一安置于支撑单元的导引槽,且光线朝向顶开孔向外投射。
上述支撑单元的导引槽开放形成于承接座本体的内壁,而与开放口相连通。
上述发光单元包含一外壳、一电路板及一电池,电路板与电池安置于外壳内部,发光单元通过外壳连接在支撑单元上。
上述支撑单元还包含一定位管部,发光单元的外壳结合于定位管部。
上述支撑单元还包含一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在发光单元的底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习用气球在夜晚黑暗中装饰效果差的问题,将可发光的气球装置装设在气球的底部,而产生向上投射的光线,不仅可在白天使用,更可在夜晚或黑暗中使用,仍然光明、亮丽,除可增加美观之外,更可当作照明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球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气球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气球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承接座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光线投射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支撑单元 20发光单元 11承接座
21外壳 111座本体 22电路板
112开放口 221电阻 113夹缝
222震动开关 114出口 23基板
115导引槽 24电池 116顶开孔
25发光元件 117内壁 26电线
12定位管部 30气球 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与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球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支撑单元10及一发光单元20。
同时结合图4所示,支撑单元10包含一承接座11、一定位管部12及一支撑杆13;承接座11具有一中空的座本体111、一开放口112、一夹缝113、一出口114、复数个导引槽115与复数个顶开孔116;开放口112形成在座本体111的顶端,而夹缝113形成在座本体111的一侧壁,出口114位于座本体111的底部中心位置,支撑单元10的导引槽115开放形成于承接座11本体的内壁117,一端与出口114连通,另一端与开放口112相连通。
发光单元20包含一外壳21、一电路板22、一基板23、一电池24、复数个发光元件25及复数个电线26;发光元件25分别与各电线26电性连接,而电线26的另一端再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2上,且在电路板22上具有复数个电阻221与一震动开关222,由电池24供应电力,而由电路板22驱动各发光元件25发出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南港,未经许南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