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珠二次混光透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9022.5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南;廖良斌;黄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德富勤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二次 透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照明的LED灯珠二次混光透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发光二极管)以其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在城市道路照明光源方面,大有取代传统路灯光源的趋势。然而,LED路灯的发光是由单一的LED灯珠组合而成,由于各LED灯珠的发光面积很小、近似点光源,短距离只有某一个处亮度很高,其它方向却很暗淡,光线不均匀,亮度集中点处较为刺眼;并且LED管的点光源特点,其光射是向四周散射,不仅损耗光线,而且照射距离有限,必需加以二次光学设计,方可令光线向有效区域集中照射,才可满足照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珠混光透镜结构,其可实现LED灯珠的均匀发光,并可以令光线向有效的区域中照射以达到特定的照明要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LED灯珠混光透镜结构,包括透明体和LED灯珠;该透明体为一具有内腔的壳体,该壳体自底部向上呈渐扩的喇叭状,其上端面的中部凸伸出一球冠;而侧面为外凸的弧形过渡面并设有反光材料;该透明体的下端面上配合孔,LED灯珠伸入壳体内腔中。
所述的反光材料为反光膜而涂覆于侧面外表面。
所述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为矩形,且上端面的四角形成倒弧角。
所述的上端面上的凸伸一椭圆球冠。
所述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下端面下固定有一连接架,该连接架的两侧向下凸伸有卡脚。
所述透明体由PMMA注塑而成。
所述透明体由透明材料吹铸而成。
所述透明材料为玻璃。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该透明体特殊形状的设置,而LED灯珠是伸置于该透明体的内腔中,LED灯珠点光源向四周发射的光线会由有反光材料的弧形过渡侧面进行汇聚,经由上端面向外照射,令LED灯珠的光线形成光束向指定的区域有效照射;而上端面上凸设的球冠对正对LED灯珠位置的光线具有一折射分布的作用,以将光束均匀地分布到需要照射的区域,使发出的光束均匀、柔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珠混光透镜结构,包括透明体1和LED灯珠2。
该透明体1为一具有内腔11的壳体,该壳体自底部向上呈渐扩的喇叭状,其上端面12形成矩形端面,该上端面12的四角形成倒弧角,在上端面12上凸设有一球冠121,该球冠121配合矩形端面的长短边而形成椭圆球冠,此透明体1的下端面13亦为一矩形端面,该下端面13上具有配合孔14以供LED灯珠2伸入壳体内腔11中;而该透明体1的四个侧面15为外凸的弧形过渡面,且各侧面15外表面设有反光材料,如涂覆有反光膜。
当然,该透明体1的上端面12与下端面13不仅局限于矩形端面,其还可为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的端面。
另在透明体1的下端面13下固定有一连接架3,该连接架3的两侧向下凸伸有卡脚31,以便于与支撑体(图中未示出)连接固定。该透明体1可以由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学材料注塑,或者其他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吹铸而成。
正是由于该透明体1特殊形状的设置,而LED灯珠2是伸置于该透明体1的内腔11中,LED灯珠2点光源向四周发射的光线会由涂覆有反光膜的弧形过渡侧面15进行汇聚,经由上端面12向外照射,令LED灯珠2的光线形成光束向指定的区域有效照射;而上端面12上凸设的球冠121对正对LED灯珠2位置的光线具有一折射分布的作用,以将光束均匀地分布到需要照射的区域,使发出的光束均匀、柔和。
综上,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该透明体1的弧形侧面15可以对LED灯珠2的光线具有一反射汇聚的功能,利用上端面12的球冠121对光线进行混光,以此达到令LED灯珠2发出的光线向有效区域集中照射,提高LED灯珠2的光效。以令LED灯珠2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照明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德富勤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德富勤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