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防撞警示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967.5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橡膠密封件厰 |
主分类号: | E01F9/017 | 分类号: | E01F9/017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650051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警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特别是一种道路交通防撞警示柱。
二、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使用的交通防撞柱,是用塑料、橡胶或金属制作,因使用材料单一和产品结构设计有缺陷,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弊端:金属柱容易造成车辆损坏,橡胶柱容易弯曲变形,塑料柱长时间露置日光下易脆化和退色,上述防撞柱使用寿命较短,安全性能达不到理想要求。而且它们一般使用表面贴晶格反光膜,该膜常因自然条件影响,往往出现脱胶、分层、裂变等现象,需要多次更换新膜,维护成本较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防撞警示柱,根据防撞柱的使用特点,按功能分体组合,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在经济实用基础上,有效增强其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具体方案:
一种可移动防撞警示柱是由柱体与底座组成。其中,柱体由筒体盖、筒体、筒体接头、蝶形接头构成。筒体为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具有强度高,不变形和耐冲击的特点。筒体外装有加入发光物质的硅胶警示套,不但有较好的缓冲性和耐候性,而且具有自发光和反光功能,有效起到交通安全导向、隔离、警示等积极预防作用。筒体上端装有筒体盖,筒体下端与筒体接头固定。筒体接头下端通过拉簧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蝶形接头活动连接,使整个柱体在碰撞时,由于外力作用产生柱体倾斜,在外力消除后则在拉簧作用下迅速恢复原状,不但较好的减缓车辆碰撞的双方损伤程度,而且延长了防撞柱的使用寿命。整个柱体是通过废旧橡胶再生制作的底座固定,具体是由蝶形接头通过凹凸槽对卡连接与底座固定,其必需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装卸,如果没有专用工具则很难将柱体与底座分离,不但保障了防撞柱的稳固性,还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构造的柱体结构,塑料筒体由于外装硅胶警示套,不受日光照射,可延长塑料筒体的使用寿命。对于车辆碰撞硅胶套还有缓冲作用。硅胶警示套由于是材料中加入发光物质,其发光(反光)警示效果不会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减弱,长期确保防撞警示柱的交通警示安全功能,对遏制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危险起到积极预防作用。拉簧连接筒体和底座,确保筒体遭受碰撞后可迅速恢复原状,而且缓解了由于碰撞所带来的冲击损伤。底座与柱体的凹凸槽对卡连接设计,使柱体可自由转动360°,弯曲90°,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安全性。整个结构根据防撞柱的使用特点,按功能分体组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在经济实用基础上,有效增强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了整体使用寿命,适用范围广泛。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移动防撞警示柱,由柱体、底座(5)组成。其中,柱体由筒体盖(1)、筒体(2)、筒体接头(3)、蝶形接头(4)构成。其中,筒体(2)为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其外套有加入发光物质的硅胶警示套(7)。筒体(2)上端装有筒体盖(1),筒体(2)下端与筒体接头(3)通过螺纹固定。筒体接头(3)下端通过钢丝拉簧(8)与蝶形接头(4)活动连接。蝶形接头(4)与废旧橡胶再生制成的底座(5)之间是通过凹凸槽对卡连接,底座通过底座镙孔(6)用镙钉与地面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橡膠密封件厰,未经昆明橡膠密封件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输液塑料瓶、塑料袋用密封盖及配套的瓶塞穿刺器
- 下一篇:自行车折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