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895.4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A61M1/06 | 分类号: | A61M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旋转 把手 吸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奶器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
背景技术
根据文献报道,通过有效地吸乳,乳房引起垂体前叶素释放,可刺激乳房产乳。有效吸吮乳房,可刺激乳头反射勃起。有效的吸乳刺激乳头及乳头晕上的感觉神经反射使乳房肌细胞收缩,引起喷乳。如果乳汁不能及时排出,泌乳被抑制后1周内母体产乳量平均每日约700m1左右,而婴儿在同期内吸乳量则为每日300m1,这样大量乳汁淤积在乳房内,尤其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吸乳者更为严重,如患儿不能吸乳、乳头发育异常及乳房疾患等,因此多吸乳、勤排乳是整个泌乳过程的重要环节。一般乳房需3h排乳1次,24h内至少12次,婴儿单纯吸乳有的间隔时间长,甚至有的婴儿熟睡可长达10h,家长不忍唤醒婴儿,致母乳淤积,吸乳器可随时吸吮乳房,它模仿婴儿吸吮的动作有节律的负压助排乳。并且,当乳头平坦、凹陷时,婴儿无法吸吮乳头影响泌乳,而吸奶器可通过小量负压经多次吸吮可将乳头吸出,当乳头出现皲裂时,母亲惧怕婴儿吸吮的疼痛无法排乳,吸奶器可不接触乳头将乳汁吸出,保持排乳通畅,也避免了混合感染。传统的吸奶器在使用时,需要用一只手按压把手,由于把手设置在与人体相对的吸奶器另一侧,在使用时手臂很容易疲劳,使用很不方便。如果使用者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姿势操作吸奶器,则可以减轻疲劳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可以灵活地调整把手相对于人体的方位,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包括安装在吸奶器吸气室上的把手,把手上设置着一支撑件,该支撑件与所说的吸气室壁相接触,支撑件可沿着吸气室壁作环形旋转。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其把手可以沿着吸气室的外周壁作环形转转,便于变换不同的姿势进行吸奶操作,把手相对于人体的方位灵活多变,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主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旋转把手的吸奶器,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安装在吸奶器吸气室2上的把手4,把手4上设置着一支撑件3,该支撑件3与所说的吸气室壁相接触,支撑件3可沿着吸气室壁作环形旋转。
所说的支撑件3为支撑杆或支撑板。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吸气室2的上部外周壁上呈环形设置着间断或连续布置的导向定位凹槽、凹坑或凸棱1,其横截面呈矩形、梯形或半圆形,所说的支撑件3下端与所说的导向定位凹槽、凹坑或凸棱1相配合并沿其滑动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说的导向定位凹槽、凹坑或凸棱1在吸气室2外圆周方向上还可以呈锯齿形、凹凸形或波浪形布置。
如图6所示,在吸气室壁顶端卡装着一个横截面呈C字形的滑块5,该滑块5与所说的支撑件3铰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吸气室2的上部外周壁上呈环形设置着连续布置的导向定位凸棱1,其横截面呈矩形、梯形或半圆形,所说的支撑件3下端抵在凸棱上表面上。
如图3所示,在吸气室2的上部外周壁上呈环形设置着连续布置的导向定位凸棱1,其横截面呈矩形、梯形或半圆形,所说的支撑件3下端具有一弧形缺口,支撑件3下端的缺口卡在该导向定位凸棱1上。
如图5所示,在支撑件3下端竖直设置着一块摩擦板6,支撑件3与把手4固接在一起,摩擦板6与吸气室2外周壁相接触,摩擦板6由硅胶、橡胶、聚酯或塑料板构成。使用时,下压把手4,摩擦板6被紧贴压紧在吸气室2的外壁上也可进行吸奶操作,这样无需导向结构也可以实现把手4沿着吸气室2的外壁进行旋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而实现把手绕着吸气室进行旋转这一功能,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塞露容器
- 下一篇:一种马来酸二丁基锡热稳定剂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