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428.1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2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光;张赟;费舟;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细胞培养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实验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的细胞培养实验中,收集细胞残液的器皿是常用的用品之一。目前使用的一般是烧杯或类似烧杯状的器皿。由于细胞培养对操作时的无菌条件及周边的洁净程度要求很高,所以操作要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污染细胞,造成实验的失败。目前收集细胞残液的器皿通常使用的是普通烧杯或类似烧杯状的器皿,当对这些器皿进行倒细胞残液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细胞残液的液滴产生反溅(有时肉眼无法觉察)的情况,导致污染。因此,为了解决细胞残液的液滴反溅造成污染的问题,寻找一种适合收集细胞残液的器皿是十分必要的。经申请人进行的文献检索,目前还没有同类或相似的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以解决细胞培养实验中由于倾倒残液,液滴反溅造成污染的问题。利用该容器在倒细胞残液时液滴不易反溅,可以避免由于倒细胞残液时液滴反溅而污染细胞的威胁。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口部有一个和杯体相匹配的锥形漏斗,该锥形漏斗的上部形状与杯体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特点是,所述的锥形漏斗为玻璃制品或金属制品。
所述的杯体的形状为方型或者是圆形。
所述的杯体是玻璃制品或金属制品。
所述的杯体与锥形漏斗之间形成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杯体的口部设置了锥形漏斗,在倾倒细胞废液时废液不会反溅回细胞培养瓶口,避免了污染的可能机会,增强了细胞培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杯体和锥形漏斗分体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由锥形漏斗A和杯体B组成(图1)。锥形漏斗A的上部形状与杯体相同,锥形漏斗A为玻璃制品或金属制品,杯体B可以选择玻璃制成圆柱状的平底烧杯。而锥形漏斗A可以按照杯体的形状制成上部为圆形杯口(例如圆口烧杯),下部为锥形漏斗形状的玻璃制品。制作完成后,杯体B与锥形漏斗A之间应当形成间隙配合,而且容易分离。
当然,锥形漏斗A和杯体B的形状的选择形式很多,可以制成方型、圆形或者其它任何形状,保证锥形漏斗A和杯体B之间的匹配,材料可以是各种材料,例如玻璃、金属、瓷器等等。
收集细胞培养残液的容器使用方法是:将洁净的杯体B摆入细胞培养操作台上,把锥形漏斗A放在杯体B上,使其牢固吻合后再将细胞培养瓶的残液C缓慢倒入锥形漏斗A中,让残液C顺锥形漏斗A的斜壁流入杯体B中。细胞实验结束后,分离锥形漏斗A和杯体B,分别清洗锥形漏斗A和杯体B后即可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轨道行走式移动顶吸烟尘捕集装置
- 下一篇:乒乓球拾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