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8276.5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党镇平;丁京玲;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4 | 分类号: | H01B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冰闪 高压 棒形悬式 复合 绝缘子 伞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直流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绝缘子伞形结构,尤其是一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
背景技术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等地遭到了五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输电线路覆冰严重,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原因就是现使用的盘形悬式瓷和玻璃绝缘子串元件,盘径相同,两伞之间距离较小,冰溜易桥接造成冰闪,人工不易除冰;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大多是等径伞或大小伞交替结构,而大小伞交替伞形是防污秽闪络,两伞伸出之差又较小,也易形成冰溜造成冰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该伞形结构能克服现有普通伞在覆冰的情况下冰溜桥接的问题,提高了覆冰闪络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包括芯棒、伞套以及设于芯棒两端的金属附件,所述伞套由两组以上的伞裙小组顺序连接而成,所述伞裙小组由一个大伞、两个中伞和六个小伞排列组合而成,所述大伞设于伞裙小组的一端,所述两个中伞将六个小伞平均分为三组。
上述伞裙小组中小伞的伞裙直径不小于110mm。
上述大伞的伞裙直径不小于230mm。
上述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伞与中伞的伞裙直径比为1.6∶1;所述中伞与小伞的伞裙直径比为1.4∶1。
这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合理,可以克服现有普通伞在覆冰情况下冰溜桥接的问题,提高了覆冰闪络电压,减少乃至消除冰闪短路的停电事故,提高了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裙小组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伞裙小组1结构尺寸图。
其中:1为伞裙小组;2为大伞;3为中伞;4为小伞;5为芯棒;6为金属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这种防冰闪高压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包括芯棒5、伞套以及设于芯棒5两端的金属附件6,所述伞套由两组以上的伞裙小组1顺序连接而成,如图1,所述伞裙小组1由一个大伞2、两个中伞3和六个小伞4排列组合而成,所述大伞2设于伞裙小组1的一端,所述两个中伞3将六个小伞4平均分为三组,即每组伞套小组起始是都是一个大伞2然后连接两个小伞4,再连接一个中伞3,再连接两个小伞4,再连接一个中伞3,最后以两个小伞4结尾(具体如图1所示)。伞裙小组1中小伞4的伞裙直径不小于110mm;大伞2的伞裙直径不小于230mm;所述大伞与中伞的伞裙直径比为1.6∶1;所述中伞与小伞的伞裙直径比为1.4∶1。
实施例
如图3,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尺寸图,其中一组伞裙小组1包括九个伞,其中包含有一个大伞,其伞裙直径为236mm,包含有六个小伞,其伞裙直径为112mm,还有两个中伞,其伞裙直径为150mm。九个伞按照一个大伞、两个小伞、一个中伞、两个小伞、一个中伞、两个小伞的顺序连接,从大伞开始,各伞之间的伞间距分别为:27mm、27mm、36mm、27mm、27mm、36mm、27mm、27mm,最后一个小伞与下一组伞裙小组1的伞间距为36mm。总的两组伞裙小组1之间的间距为270mm。
本实用新型的伞形结构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绝缘子的外绝缘伞形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土工格栅连接扣件
- 下一篇:扇形结构线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