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中连杆与上剪刃刀架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074.0 | 申请日: | 200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黄庆学;李宏杰;桂海莲;王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15/08 | 分类号: | B23D15/08;B23D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滚切式 金属板 剪切 连杆 上剪刃 刀架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剪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中连杆与上刀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太原科技大学和太原科大重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申请,名称为“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已被授权,专利号为“ZL 200610102208.X”,其传动简图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专利是从整体结构方面提出的,其中连杆3、6与上刀架7的连接为销轴铰接,如按现有常规技术进行铰接,虽然也能够进行生产,但会增大销轴、连杆、上剪刃刀架的结构尺寸,使机器结构尺寸庞大,重量增加,投资加大。同时,剪切时连杆与上剪刃刀架之间半铜瓦所受的冲击作用也会增大,影响半铜瓦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装置,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连杆为“Y”形的叉形结构,上端叉形通过销轴与推杆和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下端通过销轴与上剪刃刀架相铰接,连杆下端的销轴孔内安装有外圆与内孔偏心距为S的偏心套,偏心距S的取值范围为5~8mm。在连杆与上剪刃刀架之间安装有半铜瓦。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偏心轴套,可使销轴13、13′的上半圆柱面与上剪刃刀架7销轴孔的上圆弧面之间及连杆3、6下端的圆柱面与上剪刃刀架7的半铜瓦12、12′之间成为无间隙接触,而同上剪刃刀架7的销轴孔的下圆弧面产生间隙S。这样在剪切的运动过程中,销轴13、13′只起到提升上剪刃刀架重量的作用,不承受剪切力的作用,剪切力由连杆3、6下端的圆柱面承受,通过半铜瓦12、12′传递给上剪刃刀架7进行剪切。这种构造特征可使连杆、销轴和上剪刃刀架的结构尺寸大大减小,同时在剪切时还可消除连杆3、6下端圆柱面与半铜瓦12、12′之间的间隙,降低对半铜瓦的冲击,提高半铜瓦12、12′的使用寿命(参见图3、4)。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滚切式金属板剪切机的剪切机构装配简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D-D剖面图
图中:1、4-液压缸 2、5-推杆 3、6-连杆 7-上剪刃刀架8-上刀片 9-导向杆 10、10′-销轴 11、11′-偏心套12、12′-半铜瓦 13、13′-销轴 14,14′-活塞杆15,15′-销轴 S-偏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连杆3、6与上剪刃刀架7的连接是左右对称的,其连接装置左右完全相同,下面以左半部为例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连杆3为“Y”形构造,其上端叉形与液压缸1的活塞杆14和推杆2相铰接,下端通过销轴13与上剪刃刀架7相铰接。连杆3下端的销轴孔内安装有外圆与内孔圆心距为S的偏心套11,偏心距S的取值范围为5~8mm(见图3、4、5)。在连杆3与上剪刃刀架7之间安装有半铜瓦12,半铜瓦12安装在上剪刃刀架7的半圆弧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电激光扫描装置的二片式fθ镜片
- 下一篇:多功能电动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