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梯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059.6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子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子韬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C3/2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椅子和梯子。
背景技术
根据调查,目前市场上各种折叠椅品种繁多,高、中、低档次齐全。但基本用途仅仅用作接待客人、休息的座位使用。其发明点一般多是解决椅子折叠后尽量减少占用空间的问题,功能上没什么改进。折叠椅还有一个附加用途——登高:登在上面进行高空作业。但由于椅子座面的高度是根据人体身高的特征一般设计在50cm以下,登高的用途受到了限制。在居室内需要在柜顶、屋顶作业时,小于50cm高的椅子或凳子难以胜任,不得不借助于梯子或由椅子、凳子叠高使用来完成高空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可当椅子使用,需要时又可做梯子使用的折叠梯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梯椅,包括:分别由两根平行竖管和若干根横管固定连接而成的梯形前腿架和梯形后腿架,二者铰链连接;在前腿架的顶端固定有一个背靠板,在所述的梯形后腿架的横管上铰链连接一个框架,该框架的中间和顶端位置轴固定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二者通过支撑拉板固定连接;第二踏板固定有同靠背板固定的锁定机构;在框架的横管上,铰链连接一个搭在前腿架横管上的第三踏板,该踏板上固定有一个同前腿架固定的第二锁定机构;前腿架的竖管中插有可推入、拉出的扶手拉杆,拉杆的底端固定有卡紧装置,该装置可使扶手拉杆相对固定于竖管的任何位置。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锁定机构为固定于所述的第一踏板下侧的凹形卡块;所述的第二锁机构为一个分别轴固定于前腿架横管上和第三踏板下侧的“Z”形连杆;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还可以为固定于第三踏板下侧的凹形卡块;所述的支撑拉板为轴固定于第一、二踏板侧间的弧形拉板;所述的前腿架底部横管上固定有第四脚踏板;所述的卡紧装置由固定于扶手拉杆底端上的偏心轴及套装在该轴间的偏心块组成;所述的偏心轴底部连接一个凸形轮盘,所述的偏心块的底部有一三角形凸块,并与凸轮盘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它既有一把折叠椅的功能,又可以通过折叠变换为一副可以攀高进行高空作业的家用小梯子;而且不需要时,可折叠收藏起来,同一般的折叠椅一样占用空间很小,收藏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折叠椅变换成梯子后的结构侧视图;
图1b:折叠椅变换成梯子后的立体图;
图2:扶手拉杆的结构图;
图3:折叠椅的结构原理图;
图4a、折叠椅框架的第一种第二锁定机构结构图;
图4b:折叠椅框架的另一种第二锁定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梯椅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a、1b所示,折叠梯椅的结构包括由前腿架1和后腿架2铰链连接形成的框架。其中前、后腿架分别由两根竖管14、15和若干根横管13、21固定连接而成。在梯子的前腿架顶端固定有一个弧形的背靠板3,在梯形的后腿架2中间位置(即一般椅子座板高度40-50cm处)的横管21上铰链连接一个第三踏板11,其下侧同前腿架横管13分别轴固定一个“Z”形连杆9机构(如图4a所示)实现前、后腿架间的锁定,形成稳定的人字形座椅框架。在前、后腿架内侧的横杆21上,铰链连接一个U形框架10,该框架的中间和顶端分别轴固定有第一踏板4和第二踏板8,在两踏板的侧在轴固定有一对弧形支撑拉板7,用于吊拉第二踏板8,即作梯子使用时,使其能够负重。在第一踏板4的下侧固定一个凹形卡块5,卡入背靠板3的顶端,实现二者间的相对锁定功能。在前腿架的下侧高度的1/4处的横管13上固定有第四踏板12,以方便登梯使用。前脚架的两根(或右侧)竖管14中,插装有两根(或一根)可拉出、推入的扶手拉杆6(如图2所示),套入竖管中扶手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由偏心轴16和卡入其轴上偏心块17组成的卡紧装置。拉出或推入拉杆时,转动拉杆,偏心轴16相对于偏心块17转动:当转至一定位置时,偏心块17同竖管管壁卡紧,扶手拉杆6起到扶手作用;当需要调整扶手拉杆6同竖管14的相对位置时,继续转动拉杆6并带动偏心轴16相对于偏心块17转动,则可改变扶手的相对位置。由于偏心轴的底侧固定连接一个凸轮18,并同偏心块底部上三角形凸块19处于同一平面,故防止了偏心块17同竖管管壁的粘连而使拉杆扶手不能实现拉推自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子韬,未经马子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