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实采摘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27807.9 | 申请日: | 200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立 |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225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实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柿子、橘子、苹果等果实的采摘器具。
背景技术
为改变以往果实的采摘方式,中国专利于2003年9月24日公开了一种果实采摘器(专利号为02282577.0),其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主杆端部设有一弯钩,弯钩的一侧设有一切刃,摆杆的尾部设有一剪刃,剪刃的尾部有一弯向一侧并与其垂直的夹板,弯钩顶部与摆杆尾部绞连,使摆杆上的夹板与弯钩的内侧面相对,并使弯钩的切刃与摆杆上的剪刃在同一侧,使二者构成V型剪刀,摆杆与弯钩间有一弹性件使所述V型剪刀张开,摆杆端部铰链一滑轮,所述弹性件为一拉簧,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摆杆的前半部和弯钩的顶部。用上述结构的采摘器采摘柿子、橘子、苹果等果实时,尽管可实现树枝切口整齐,避免采摘过程中损伤果树枝条,防止掉落地面损伤果实,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的采摘器在采摘果实时不便于钩拽和夹持果实,V型剪刀的剪刃和切刃的方向也不利于果实蒂把的剪切,因而使得果实采收过程操作费事、费时且费力,影响果实采收过程的快速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果实采摘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这种果实采摘器它包括与主杆铰连的摆杆,摆杆端部铰连一滑轮,所述主杆端部设有一弯钩,其特征在于弯钩下的主杆上设有一切刃,所述切刃刃口与主杆轴线成5~15°的夹角,摆杆尾部设有一与切刃相配的剪刃,剪刃的尾部有一弯向一侧并与其垂直的夹板,使摆杆上的夹板与切刃的内侧面相对,并使切刃与摆杆上的剪刃在同一侧使二者构成V型剪刀,摆杆与主杆间设有一拉簧使所述V型剪刀张开。
所述摆杆前部拱起形成弓状弯曲,滑轮铰连在摆杆的前端部,拱起的弓状弯曲摆杆不但可降低滑轮上绳索的牵拉力,还可减小摆杆上下运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弯钩下主杆上的切刃刃口与主杆轴线进近乎平行,果实采摘时可直观地钩拽和夹持果实,便于果实蒂把的剪切,快速且省力,与现有果实采摘器具相比,可提高果实采收进度2~4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号为02282577.0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构包括与主杆1铰连的摆杆6,摆杆6端部铰连一滑轮7,所述主杆1上端部设有一弯钩4,弯钩4下的主杆1上设有一切刃3,所述切刃3刃口与主杆1轴线成的夹角α为5~15°,摆杆6的尾部设有一与切刃3相配的剪刃8,剪刃8的尾部有一弯向一侧并与其垂直的夹板2,使摆杆6上的夹板2与切刃3的内侧面相对,并使切刃3与摆杆6上的剪刃8在同一侧使二者构成V型剪刀,摆杆6与主杆1间设有一拉簧5使所述V型剪刀张开,摆杆6前部拱起形成弓状弯曲,滑轮7铰连在摆杆6的前端部,主杆1尾部设有连接口,拱起的弓状弯曲摆杆6不但可降低滑轮7上绳索的牵拉力,还可减小摆杆6上下运动行程。
采摘果实时,主杆1端部的弯钩3钩拽住果实的蒂把后,此时,剪刃8有夹板2的一侧面对果实蒂把,然后拉动绕过滑轮7的牵拉绳索,V型剪刀合拢在剪切的同时将带有果实的蒂把夹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立,未经刘建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亲便携双胞胎婴儿装置
- 下一篇:山地小麦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