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波浪齿薄壁钻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7666.0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李建民;李树峰;郝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52165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波浪 薄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岩石或者建筑体内钻孔用的工具,尤其是指一种金刚石制品类的薄壁钻。
背景技术
薄壁钻是建筑、道桥建设行业经常使用的工具,薄壁钻可适用于在钢筋混凝土、岩石等各种脆硬性材料中钻孔、取芯。如中国专利02255153.0公开了一种薄壁金刚石钻头,它是将含有异型刀头的刀头焊接在薄壁的金属筒体的端面上,普通刀头较厚,异型刀头含有厚度不同的两部分。它是为了解决钻孔后如何取出薄壁钻内的带钢筋的岩心问题。我们知道,钻头的磨损部位主要是在刃部,但是现有薄壁钻类金刚石制品刀头多是普通平齿,此种刀头在使用时,刃部磨损很快,所以其切削速度慢,切削时抖动大,不易定位,排屑效果也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开顶刃,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削速度快、不需要经常开刃的薄壁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涡轮波浪齿薄壁钻,由钻杆和刀头组成。钻杆为筒状的普通薄壁钻钻杆,刀头通过激光焊接在钻杆端面;刀头的前端为工作层,刀头的工作层的侧面上制有涡轮槽,涡轮槽沿钻杆的轴向设置,刀头的靠近钻杆的后部为非工作层,非工作层为平面,其侧面上没有涡轮槽;在刀头的顶端设置有波浪形锯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钻的刀头的顶端有波浪形锯齿,可以免开顶刃,因此可以提高提供钻削速度;锯齿还可以提高钻头对孔的定位精度,大大缩短钻头切削时的定位时间,有利于一次钻削成功,并可以减少了切削时的抖动。
刀头工作层的侧面的涡轮槽在工作时可以疏导冷却水的方向,减少了水流飞溅,并且涡轮槽和锯齿都可以改善排屑效果,涡轮槽和锯齿在切削时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小,因此阻力就小,可以提高切削速度。
刀头非工作层是与钻杆焊接的部位,非工作面上不设置涡轮槽,可以保证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刀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钻杆,2、刀头,3、涡轮槽,4、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涡轮波浪齿薄壁钻,本薄壁钻由钻杆1、刀头2组成。钻杆1为普通薄壁钻钻杆,钻杆1壁厚为2-3mm,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2用激光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刀头2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型,刀头2的前端为工作层,刀头2的工作层的侧面上制有涡轮槽3,涡轮槽3沿钻杆的轴向设置,刀头2的靠近钻杆1的后部为非工作层,非工作层为平面,其侧面上没有涡轮槽,非工作面和钻杆焊接在一起;在刀头2的顶端设置有波浪形锯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富世华冀凯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