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电激磁行星减速式发动机起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7603.5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明;金江;毕国华;程友明;肖荆州;靳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6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激磁 行星 减速 发动机 起动器 | ||
1、一种车用电激磁行星减速式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电激磁机构、直流电机机构、行星减速器、拨叉机构、驱动机构、输出机构、电磁铁、磁铁轴、磁铁接线盒、接线柱、接线盒盖、绝缘套、直流电机、电机换向器、电机接线盒、驱动轴、输出齿轮、拨叉架、拨叉、杠杆轴、端盖、螺栓、密封圈、绝缘套组成;电磁铁壳体(1)左部联接磁铁接线盒(5),磁铁接线盒(5)左部联接接线盒盖(19),电磁铁壳体(1)、磁铁接线盒(5)、接线盒盖(19)由螺栓(61)连为一体并固定,接线盒盖(19)左部为绝缘套(20)、接线口(21),接线口(21)与汽车的直流电源电平联接;在电磁铁壳体(1)的下部为直流电机(26),直流电机(26)中间为电机轴(28),在直流电机(26)的左部为电机接线盒(29),直流电机(26)、电机接线盒(29)左外部联接电机接线盒盖(56),电机轴(28)深入电机接线盒(29)内,并由轴承(37)、螺栓(62)固定,直流电机(26)侧部设有调整螺栓(36);直流电机(26)右部为隔板(39),隔板(39)右部为行星减速器(40),行星减速器(40)右部通过花键(46)与驱动轴(50)联接;在驱动轴(50)上设置拨叉架(47)、拨叉轴(54),拨叉架(47)左部设有档板(51)、右部设有档板(52);电磁铁壳体(1)与直流电机(26)、行星减速器(40)之间为右端盖上的内垫块(25);电磁铁壳体(1)与直流电机(26)右外部由右端盖(57)盖住,并由螺栓(63)固定;右端盖(57)右部套在驱动轴(50)上,并由轴承(38)固定、唇形密封圈(72)密封;驱动轴(50)右外部装有齿轮轴(79)、输出齿轮(55),输出齿轮(55)与汽车发动机的联接齿轮啮合联接;电机轴(28)、行星减速器(40)的太阳轮轴(74)、驱动轴(50)通过花键(46、53)互为联接,两端由轴承(37、38)固定定位;拨叉架(47)通过拨叉轴(54)固定在驱动轴(50)上,同时联接拨叉(48),拨叉(48)与磁铁轴(4)联接,并由拨叉块(77)限位,中间通过杠杆轴(49)做摆动动作;电磁铁壳体(1)与右端盖(57)之间设有密封垫(65),右端盖(57)、内垫块(25)与直流电机(26)之间设有密封垫(66),在直流电机(26)与电机接线盒(29)之间设有密封垫(67),在电磁铁壳体(1)与磁铁接线盒(5)之间设有密封垫(68),在磁铁接线盒(5)与接线盒盖(19)之间设有密封垫(69),在磁铁接线盒(5)与电机接线盒(29)之间设有密封垫(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激磁行星减速式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激磁机构,由电磁铁壳体、电磁铁、磁铁轴、磁铁腔、线圈、接线柱、铁芯、接线盒盖、绝缘板、绝缘套、弹簧组成;在电磁铁壳体(1)左部为隔板(95)、接线盖(89),在接线盖(89)内为磁铁腔(2),在电磁铁壳体(1)内装有电磁铁(3),电磁铁(3)内设有线圈(90)、铁芯(94)、磁铁轴(4),在磁铁轴(4)上装有弹簧(91、92、93),在弹簧(92、93)外部为铁芯(94),铁芯(94)外部与线圈(90)接触,在电磁铁(3)、磁铁轴(4)左部的磁铁腔(2)内设有档板(75),并由螺栓(78)固定,右部为固定块(76),磁铁轴(4)的右外部为拨叉块(77),拨叉块(77)与拨叉(48)限位联接;在接线盖(89)左外部装有四个接线柱(7、8、9、10),磁铁轴(4)的右外部设有线缆(96);接线盖(89)外部联接磁铁接线盒(5),磁铁接线盒(5)内装有绝缘板(6),在绝缘板(6)上设有四个外接线柱(11、12、13、14);接线柱(7、8、9、10)通过绝缘线缆(15、16、17、18)与外接线柱(11、12、13、14)联接,外接线柱(12、13、14)与直流电机的接线柱(22、31、32)联接;在接线盒盖(19)的左外部设有绝缘套(20),绝缘套(20)外部为接线口(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6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