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管内嵌打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7140.2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国;刘玉田;丁晓琳;葛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国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管 内嵌打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椎管内嵌打器,该嵌打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
背景技术
脊柱发生病变或骨折时,经常导致骨块突入到椎管中,若椎管内骨块较大,占据椎管容积超过1/3时,会使骨折块游离或翻转移位时,从而导致患者后纵韧带完整性破坏,甚至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影响脊柱生理弧度,造成椎体高度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椎管内嵌打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管内嵌打器,包括手柄和握把,其中,在手柄顶端设有锤体,锤体与手柄螺纹相接,锤体为圆弧形、椭圆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2、有利于骨折复位,纠正椎体高度丢失。
3、有利于脊柱生理弧度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和握把3,在手柄1的顶端有锤体2,锤体2为圆弧形结构,锤体2也可以为圆柱形或者椭圆形,其中,手柄1和锤体2螺纹相接。
使用时,手握握把3,通过锤体2打击突入椎管的骨块,加之前后纵韧带的挤压和椎间盘对后突骨折块的牵引,容易使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得到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国,未经王金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