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101.9 | 申请日: | 200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9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玉林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00山东省济宁市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菌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采用的静脉输液方式在加快治疗速度方面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在输液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地向药瓶中补充空气,药瓶中的药液方能滴出,补充进去的药液又必须穿过药液,势必要对药液造成污染,尤其医院中是各种病菌集中的地方,空气中会含有多种病菌,进入药液中就会导致药液污染,对滴注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对药液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涉及有出液针、液瓶、进气针、供气导管、出气接头、储气罐、出气管、消毒灯管、电热线圈、无菌供气装置、通气腔体、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莫氏滴管组成。所说的液瓶是盛装输液液体的容器,使用时,瓶口向下倒挂,在瓶口上插入出液针和进气针。出液针下连接输液管,进气针下连接供气导管。在所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莫氏滴管,在莫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用的流量调节器,输液管的末端设置有静脉刺入针。供气导管的末端设置有与储气罐相连接的出气接头,所说的出气接头设置在储气罐上。储气罐同时与无菌供气装置通过出气管相连接,也就是说,在储气罐和无菌供气装置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气管,是出气管将无菌供气装置和储气罐联接在一起。所说的无菌供气装置是一个产生无菌气体的装置,在所说的无菌供气装置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电热线圈,在所说电热线圈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腔体,在所说电热线圈的另一端,设置有消毒灯管。这里所说的消毒灯管,一般采用紫外灯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以确保输液的液体内不会有杂菌进入,确保用药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出液针 2-液瓶 3-进气针 4-供气导管 5-出气接头 6-储气罐 7-出气管 8-消毒灯管 9-电热线圈 10-无菌供气装置 11-通气腔体 12-输液管 13-流量调节器 14-莫氏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涉及有出液针1、液瓶2、进气针3、供气导管4、出气接头5、储气罐6、出气管7、消毒灯管8、电热线圈9、无菌供气装置10、通气腔体11、输液管12、流量调节器13和莫氏滴管14组成。所说的液瓶2是盛装输液液体的容器,使用时,瓶口向下倒挂,在瓶口上插入出液针1和进气针3。出液针1下连接输液管12,进气针3下连接供气导管4。在所说的输液管12上,设置有莫氏滴管14,在莫氏滴管14以下的输液管12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用的流量调节器13,输液管12的末端设置有静脉刺入针。供气导管4的末端设置有与储气罐6相连接的出气接头5,所说的出气接头5设置在储气罐6上。储气罐6同时与无菌供气装置10通过出气管7相连接,也就是说,在储气罐6和无菌供气装置10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气管7,是出气管7将无菌供气装置10和储气罐6联接在一起。所说的无菌供气装置10是一个产生无菌气体的装置,在所说的无菌供气装置10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电热线圈9,在所说电热线圈9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腔体11,在所说电热线圈9的另一端,设置有消毒灯管8。这里所说的消毒灯管8,一般采用紫外灯管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灭菌式输液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以确保输液的液体内不会有杂菌进入,确保用药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玉林,未经徐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