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蒸发器无霜冷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037.4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鲁墨森;王淑贞;杨娟侠;张雪丹;刘晓辉;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D13/00 | 分类号: | F25D1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蒸发器 冷库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产品保鲜用的三元蒸发器无霜冷库。
二、背景技术:
目前,农副产品贮藏保鲜用的中小型冷库,其冷间蒸发制冷设备多用冷风机和各种形式的排管,冷风机主要经过空气对流换热,很容易结霜,结霜后制冷效果下降,严重者冷库不降温。同时冷风机结霜还会造成冷库湿度下降,使保鲜产品的干耗增加,保鲜效果受影响很大。因此现有的常规冷风机都需要及时化霜,而化霜是一个耗能较大的过程,且造成库温上升较高,不利于农产品的保鲜。安装排管式蒸发器的冷库,空气自然对流换热性能较差,冷量分布不均匀,造成库温不均匀,积霜较多时,更达不到制冷效果。往往离排管近的产品极容易遭受冻害,而远离的产品品温较高,影响产品的贮藏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农产品的保鲜提供一种三元蒸发器无霜冷库,它能减少冷风机的结霜现象,减少化霜操作,降低能耗;在冷风机蒸发器积霜时,也能使冷库维持较高的制冷换热效果;且能保持冷库的高湿度和较恒定的温度,使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冷风机和各种排管组成三元蒸发器与压缩制冷机组形成一个制冷系统,即包含有库外的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及设置在库内的冷风机、库墙上的墙蒸发排管、地坪浅池、地坪浅池内的池内蒸发排管等。地坪浅池内放置有载冷剂,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冷风机、墙蒸发排管、池内蒸发排管、压缩冷凝制冷机组依次连通形成循环。
由冷风机、墙蒸发排管和浅池内的蒸发排管组成冷库的三元蒸发系统。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制冷→冷风机蒸发放冷于库内→墙蒸发排管蒸发放冷于库内→池内蒸发排管放冷于载冷剂中→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制冷,形成制冷换热循环,保持库内恒温。
压缩冷凝制冷机组的制冷剂液体,首先进入冷风机蒸发降温,在冷风机蒸发器中,部分制冷剂形成气体,此处形成的气体和剩余的制冷剂进入墙蒸发排管蒸发器中继续蒸发降温,放冷于库内,墙蒸发排管可以设置在除装有冷风机之外的一面墙或多面墙体上,在墙蒸发排管内形成的气体和剩余的制冷剂液体最后进入放在浅池内载冷剂中的池内蒸发排管内,制冷剂液体在池内蒸发排管中,全部蒸发成气体,最终返回至压缩冷凝制冷机组中再压缩冷凝成液体。浅池内的载冷剂可通过喷淋循环向库内放冷。压缩冷凝机组产生的液态制冷剂经过冷风机蒸发器、墙蒸发排管和池内蒸发排管吸收库内的热量,蒸发生成汽态制冷剂,最后返回压缩冷凝制冷机组再形成液态制冷剂,如此完成制冷和库内降温循环。
三元蒸发器串联蒸发,使制冷剂蒸发完全,一方面提高了制冷效率,一方面防止了制冷剂蒸发不完全造成的回液和压缩冷凝制冷机组的液击现象,再一方面浅池内的载冷剂温度恒定,有一定的蓄冷作用,可保持压缩冷凝制冷机组的回汽不致过热,保证压缩冷凝制冷机组的运行工况在最佳状态。
这种串联式三元蒸发器的形式,充分利用了冷风机与库内气温和品温换热快和温度场均匀的特点,同时墙蒸发排管和池内蒸发排管作补充性热量交换。在冷风机蒸发器积霜时,也能使冷库维持较高的制冷换热效果。
为了提高制冷效果,加大库内的湿度,可在冷库内设置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含有喷淋管、泵等,喷淋管设置在冷库内的上部墙壁四周、并在冷风机的上侧,喷淋管与泵连通,泵与冷库内底部的地坪浅池连通。由泵将浅池内的载冷剂送至喷淋管,由喷淋管喷洒而出,其中部分载冷剂通过喷淋管对冷风机进行喷淋,可提高制冷换热效果,并可进一步减少冷风机的结霜现象。浅池内的载冷剂有蓄冷作用,在制冷机停止运行时,可释放出冷量,维持库内温度,减少开机次数。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减少冷风机的结霜现象,减少化霜操作,降低能耗;且能保持冷库的高湿度和较恒定的温度,使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提高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