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膨胀式微型残烟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035.5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鑫;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磊 |
主分类号: | A24C5/36 | 分类号: | A24C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民海;辛晓月 |
地址: | 250032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式微 型残烟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加工设备,特别涉及卷烟企业在回收残次烟中烟丝的一种膨胀式微型残烟处理器。
背景技术
残次烟是卷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是目前各烟厂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只不过是残次量的多少而已。回收残次烟中的烟丝进行再卷烟是烟厂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残烟处理方法有手扒、干扒、湿扒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如手扒它效率低,费工、费时、费力。干扒虽然处理快,但破碎率高,扒后的烟丝几乎全变为烟末,只能用来加工烟草簿片,并且严重污染环境。而湿扒所需设备多,功耗高,占地大,烟丝水分难于控制,烟纸易破碎,烟丝色泽变深。引进的国外残烟处理设备,不但投资大,而且占地大,能耗高,造碎严重,长丝变成烟末,人们称它为粉碎机。而专利号为200820016718.X的“膨胀式残烟处理设备”虽然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仍存在占用空间大,无汽源单位无法使用或因有汽源单位需按装汽路增加了费用支出及不可移动等诸多不便,而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存在的缺点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烟丝回收率高,造碎率低,体积小,占地少,可随意移动,能耗低,无污染,投资少,安全可靠,无汽源单位也可使用的一种可移动的膨胀式微型残烟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包括主机体,及主机体内的进料口、加潮升温室、螺旋输送轴、升温夹层筒、排冷凝水管、打轴、出纸口、网筛、排风机,和主机体一侧的喂料斗、喂料器及喂料器上的皮带构成。其特征是在主机体内的网筛的下侧设有下料仓,在下料仓内设有出料螺旋轴,在出料螺旋轴的左侧设有链轮,在加潮升温室的周圈设有升温夹层筒,升温夹层筒的壁上设有汽孔,升温夹层筒通过进汽管与设在主机体一侧的蒸发器连接,在主机体的下料仓下方的底座上设有车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烟丝回收率高,造碎率低,体积小,占地少,可随意移动,能耗低,无污染,投资少,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中:1-进料口,2-加潮升温室,3-螺旋输送轴,4-升温夹层筒,5-排冷凝水管,6-打轴,7-出纸口,8-网筛,9-出料螺旋轴,10-下料仓,11-出料口,12-蒸发器,13-打棒,14-落料口,15-汽孔,16-进汽管,17-排风机,18-喂料器,19-振击分离室,20-车轮,21-链轮,22-链条,23-皮带,24-喂料斗,25-螺旋输送轴链轮,26-打轴皮带轮,27-底座,28-主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它是由包括主机体28,及主机体28内的进料口1、加潮升温室2、螺旋输送轴3、升温夹层筒4、排冷凝水管5、打轴6、出纸口7、网筛8、排风机17,和主机体28一侧的喂料斗24、喂料器18及喂料器18上的皮带23构成,其特征是在主机体28内的网筛8的下侧设有下料仓10,在下料仓10内设有出料螺旋轴9,在出料螺旋轴9的左侧设有链轮21,在加潮升温室2的周圈设有升温夹层筒4,升温夹层筒4的内壁上设有汽孔15,升温夹层筒4通过进汽管16与设在主机体28一侧的蒸发器12连接,在主机体28的下料仓10下方的底座27上设有车轮20。车轮20是自锁式车轮。
使用时,残烟送入喂料斗24,由喂料机18中的皮带23提升送入主机体28的进料口1,残烟在螺旋轴3由前向后的输送中,得到由蒸发器12及进汽管16和升温夹层筒4送来的蒸汽加温加潮和回软,随后进入振击分离室19,在转动的打轴6上的打棒13的作用下,烟丝与纸嘴分离,烟丝通过筛网8进入下料仓10,在下料仓10内的出料螺旋轴9的旋转推动下由出料口11排走。残烟回潮中蒸发出的水分,通过排风机17排到室外,筛网8上面的纸和嘴通过出纸口7排出。由于主机体28下方的底座27上设有活动车轮20,可以根据厂房情况随时调整处理器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磊,未经贾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勒手的提手
- 下一篇:双列直插集成块自动校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