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捣固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4981.8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魏胜民;彭红卫;刘守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三鼎铁道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16 | 分类号: | E01B2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03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捣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工务部门进行线路和道岔维修的施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铁路线路、道岔的捣固作业的捣固机。
背景技术:
小型捣固机械是铁路线路养护作业中广泛应用的机具。目前大量应用的有内燃、电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一操一”手持式捣固机。手持式捣固机机动性强,上下道方便,但作业时操作者须负担其整机重量,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只有一个振动棒作业,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捣固机,它结构紧凑,重量轻,上下道快捷,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架、内燃机、振动棒和主行轮,内燃机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下部固定有主行轮,在机架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动力传递装置,内燃机的输出轴依次与被动盘、离合器输出盘和小带轮连接,小带轮通过梯形齿同步带与两动力传递装置一端的大带轮连接,动力传递装置另一端的输出接头总成与振动棒后端的软轴插头插接,振动棒的前端连接镐头,在机架前端下部设有能左右旋转的旋转臂总成,旋转臂总成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侧轮连接,在机架前端一侧设有旋转臂定位装置。
所述旋转臂总成包括与机架活动连接的转向板,转向板与旋转接头焊接,旋转接头通过螺栓与旋转柄活动连接,旋转柄与旋转接头连接处有固定套进行固定,在固定套的内孔中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外端由支撑套固定,旋转柄与绝缘栓螺纹连接,绝缘栓与旋转杆螺纹连接,旋转杆内部的空腔中插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外端与侧轮连接,在伸缩杆上还设有定位止键;在转向板上的转轴两侧对称设有两定位孔。
所述旋转臂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在定位支架上设有定位杆,定位杆与转向板上的定位孔位置相对。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端的瓦盒,瓦盒与瓦盒连接件和瓦盒盖螺栓连接,在瓦盒内孔中通过两盘深沟球轴承固定有瓦盒轴,瓦盒轴一端与大带轮固连,另一端与输出接头总成螺纹连接。
所述振动棒包括与输出接头总成连接的软轴插头,软轴插头与软轴一端压接,软轴另一端与软轴接头压接,软轴接头与滚锥螺纹连接,在滚锥的颈部装配有轴承和油封;软轴插头外侧的胶棒小卡头通过胶棒小卡套与套在软轴外侧的软管一端胀紧连接,软轴接头外侧的胶棒大卡头通过胶棒大卡套与软管的另一端胀紧连接,胶棒大卡头与套在滚锥外侧的套筒螺纹连接,套筒与镐头螺纹连接。
在软管上安装有手把,手把与软管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
所述镐头前端部为“山”字形结构。
在机架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振动棒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设在机架前部的托钩和机架后部的插环。
在内燃机与机架之间还设有减振垫。
在机架下部主行轮的一侧还设有支撑轮;在机架上部大带轮外侧还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上下道快捷,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的优点。采用梯形齿同步带作为传动带,提高了传动效率;采用能够左右旋转并定位旋转臂总成,可以实现双向道碴捣固作业,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采用在机架上部对称设置两个动力传递装置,可同时带动两根振动棒进行捣固作业,与一根棒相比,作业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振动棒采用滚锥式,较大的提高了激振力,从而提高了下插力;在镐头前端采用“山”字型结构,有利于棒体的下插和提高捣固速度;在软管上安装有手把,手把与软管之间设置若干个弹簧,振动棒振动时,弹簧对人体有减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架及动力传递装置部分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形齿同步带动力传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臂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三鼎铁道机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三鼎铁道机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4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