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液氮熏套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971.2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欧兵;李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6/04 | 分类号: | C21D6/04;F25D3/10 |
代理公司: |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雪茵 |
地址: | 618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液氮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工件冷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工件液氮熏套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对大型机械加工、装配和修理是一项对操作要求较高的工作,尤其像燃机阀门装配和常规阀门的阀芯装配,都有大量的金属工件需要采用过盈配合,这些要求过盈配合的工件需要采用液氮进行冷却处理,目前,现有的液氮冷却处理技术一般都是将工件放置在盛装液氮的容器中,进行直接浸泡处理,或者把液氮喷射到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处理,使其外圆尺寸缩小后装入对应的内孔,采用这种技术对工件进行处理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缺点:(1)由于温差过大,致使温度变化不均匀对工件组织结构造成破坏,使工件产生裂纹,特别是表面堆焊有司太立合金的工件,会造成司太立合金和本体分离,导致工件报废的严重后果;(2)容易造成工件表面锈蚀;(3)温度控制困难且液氮的消耗太大(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液氮制冷装置”,公开号:CN2404074)。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液型金属超低温处理方法及设备”(公开号:CN1059566),该技术采用空压机经管路将压缩空气压入液氮充灌容器中,再经管路将液氮注入常敞口上半部为半球形的低温工作室内,将工件悬放于低温工作室的颈口下方的设定位置,使工件在不与液氮接触的状态下冷却,待冷却结束后,再根据需要将工件浸入液氮中冷却。它虽然将气液为一体对金属工件进行冷却处理,但其结构过于复杂,维修不便,不能有效的将剩余液氮回收,使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合理简单,能有效的将剩余液氮回收,将气液为一体对金属工件进行冷却处理的工件液氮熏套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件液氮熏套冷却装置,包括内筒、内筒支座、外筒及其密封盖,所述内、外筒的外壳均为夹层结构,夹层中填充有隔热材料,内筒内盛装液氮,内筒置于外筒内,还包括底部为滤板的过滤筒和内、外筒下部的截止阀,所述过滤筒上端搭接在外筒上,下端经内筒支座伸入内筒内,所述过滤筒的底部悬置于内筒内的液氮上方,所述截止阀设置在内、外筒的下部,接通至内筒内。
所述外筒上具有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下端经内筒支座伸入内筒内。
所述外筒上具有液氮注入管,该液氮注入管的下端经内筒支座伸入内筒内。
所述外筒内的上部分别具有内筒支座和过滤筒的限位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工件液氮熏套冷却装置,采用气液为一体对金属工件进行冷却处理,结构合理简单,维修容易,有效避免了由于温差过大而导致的对工件组织结构造成的破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品合格率,设置有剩余液氮回收的截止阀,有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筒5、内筒支座4、外筒8、外筒密封盖1及过滤筒2,内、外筒的外壳均为夹层结构,夹层中填充有隔热材料11做成隔热层,内筒5置于外筒8内,内、外筒的下部具有接通至内筒5内的截止阀6,用于将剩余液氮回收,以节约液氮,隔热且能密封的外筒8的顶端连接防止液氮泄漏的外筒密封盖1,外筒8上具有进气管7和液氮注入管3,该进气管7和液氮注入管3的下端经内筒支座4伸入内筒5内,进气管7向内筒5中输入气体使其加速液氮的挥发和液氮挥发的气体排出,液氮经液氮注入管3向内筒5内注入,外筒8内的上部分别具有内筒支座4和过滤筒2的限位键9、10,可通过内筒支座4升降内筒5,过滤筒2的底部具有滤板,工件B放置在该滤板上,液氮挥发出的雾气向A方向熏套(工件经液氮熏后冷却,使工件缩小,然后和其它工件装配)工件B,加速工件B的冷却,过滤筒2上端搭接在外筒8的限位键10上,下端经内筒支座4伸入内筒5内,过滤筒2的底部悬置于内筒5内的液氮上方,与液氮非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纸机密闭气罩提升门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过程自动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