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926.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巧艺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G01K5/02;G01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雪莲;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温度 养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饮用白开水或冲兑饮品的时候,对水的温度不是很在意,而且由于杯子上往往没有温度显示,对具体温度也很难判断,只要觉得口感适宜就饮用。根据一些医学专家和营养学家的研究,温度的不同,各种饮品或食物的味道不同,人进食时对味道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正常人对温度在30℃左右的食物,味觉敏感度最高;甜的东西在37℃左右感觉最甜,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甜度就会变淡;酸的东西在10℃~40℃之间,其味道基本不变;咸和苦的东西,则是温度越高,味道越淡。烧开的水冷却到12℃~15℃时,喝起来最爽口,而且对身体很好。平时饮水、饮食、漱口的水,最佳温度是35℃~38℃,这时候水对口腔、牙齿刺激最小。各种果汁在8℃~10℃左右时饮用为宜,低于此温度,则品尝不出果汁甜润清香的味道。汽水的饮用最佳温度是4℃~5℃,这个温度的汽水喝起来最解渴,且不会对肠胃造成刺激。用50℃~60℃的温水冲蜂蜜,能最多地保留住蜂蜜中的营养。冷咖啡在6℃时味道最值得回味。在冲泡热咖啡时,过高的水温会把咖啡的油质破坏,使咖啡变苦,过低的水温又煮不出咖啡的味道,咖啡会又酸又涩,所以水温在91℃~6℃时,冲泡出来的咖啡味道最纯正。牛奶不宜高温久煮,一般60~70℃时,即可达到杀菌消毒之目的,且味道鲜美。泡茶的最佳水温是70~80℃,这样泡出来的茶水才色香味俱佳,且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咖啡碱、鞣酸等不遭破坏,但泡上后直接喝也不好,而是应该把热茶放到65℃时,既好喝又解渴。所以设计一个针对液体食物的带温度显示的杯子,能方便人们正确科学的饮用这些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便于人们正确科学地冲兑、饮用各种饮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包括杯壁1、杯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壁1上还设有温度计3。
所述温度计3可以为水银温度计,也可以为由变色液晶作为感温材料制作的贴片式液晶温度计。贴片式液晶温度计包括粘胶层、基片、变色液晶层和保护层,变色液晶层涂覆于基片上,透明的保护层覆盖于变色液晶层上。贴片式液晶温度计通过粘胶层粘贴于杯壁上。胆甾醇型液晶化合物具有热变色性,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变色液晶呈现的颜色指示温度。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各种饮料的适宜温度,可以在温度计的另一侧标注各饮料的名称,并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处有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显示杯内饮料的温度,使人们掌握正确的冲兑、饮用饮料的时机。本实用新型在温度计的一侧添加适合食品的文字及图片说明,非常简单直观。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不同材料做成不同的杯子;根据需要可以是饮水杯、咖啡杯、牛奶杯、茶杯、酒杯等;造型也可随人们喜好或用途做成不同的形状,可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液晶温度计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杯壁,2-杯底,3-温度计,31-保护层,32-变色液晶层,33-基片,34-粘胶层,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包括杯壁1、杯底2、把手4、温度计3。温度计3的一侧标注有温度数值,温度计的另一侧标注有各种温度适宜冲兑或饮用的饮料名称。
该温度计为贴片式液晶温度计。贴片式液晶温度计3包括粘胶层34、基片33、变色液晶层32和保护层31,变色液晶层涂覆于基片上,透明的保护层覆盖于变色液晶层上。贴片式液晶温度计通过粘胶层粘贴于杯壁上。胆甾醇型液晶化合物具有热变色性,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变色液晶呈现的颜色指示温度。本实施例的变色液晶层采用变色温度范围为0℃-100℃的变色液晶。
实施例2
一种能显示温度的养生杯,包括杯壁1、杯底2、温度计3,该温度计3为水银温度计,养生杯杯壁1上设有一凹槽,温度计3嵌设于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巧艺,未经王巧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