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422.5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鲜 林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镇 小区 雨水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住宅小区或城镇街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都是着重于雨水收集排放,常规系统以雨水的收集与排除为主,一般是屋面、道路雨水,经道路雨水口、雨水管渠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或附近河渠,而对雨水的集蓄与利用很少见到,没有对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当今地球水资源日益缺乏的状况下,特别是干旱地区,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其重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结合小区水面景观和绿化地带的分布,对雨水加以收集、处理、调蓄和利用,从而提供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小区景观调蓄水池及雨水管,所述小区绿地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路边设置沉沙式雨水进口,雨水进口通入小区绿地,绿地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溢流式雨水口连接雨水管,雨水管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
所述下凹式绿地比小区道路、人行道高程降低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凹式绿地及排水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下凹式绿地的下面铺覆一层防渗膜,防渗膜的四周向上围起,防渗膜的中间设防渗导流墙;防渗膜上面铺砾石层,砾石层上面铺沙土层,形成垂直流的排水方式。
本实用新型着眼于雨水集蓄利用,在小区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条件下,建立一个新型雨水收集、处理、调蓄、利用系统,将屋面、路面雨水经绿化带自渗与处理,进入景观水池,既调蓄又沉淀,为绿化用水和环境用水提供了水量与水质的有利条件,作为绿化用水和水面蒸发,调节生态气候。使雨水与绿化、景观水面有机结合,实现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循环。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更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按绿化面积200m2计,一年可节省自来水150米3,还可节省部分不设小区内雨水管道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布平面示意图;
图2为雨水口与下凹式绿地的连接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凹式绿地垂直流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叙述: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小区景观调蓄水池及雨水管,按小区内建筑物、道路网、绿化带、景观水面,组成阶梯状流程。小区绿地4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3路边设置沉沙式雨水进口(5),雨水进口(5)通入小区绿地(4),绿地(4)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10),溢流式雨水口(10)连接雨水管(6),雨水管(6)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7),小区景观调蓄水池(7)内接有溢流管(9)。绿化浇灌用水,用水泵8从小区景观调蓄水池抽取。下凹式绿地4比小区道路、人行道高程降低200mm。
雨水是天然淡水资源,但受大气污染和屋面、路面材料以及风沙影响,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行必要的简单处理是需要的。一般的绿化用水,雨水经过沉沙雨水口、绿地植物处理、或蓄水池沉淀后,水质可以达到要求。当用水要求(如洗车、道路用水等)比绿化标准高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实施例即垂直流排水结构:下凹式绿地4的下面铺覆一层防渗膜11,防渗膜11的四周向上围起,防渗膜11的中间设防渗导流墙14;防渗膜11上面铺砾石层12,砾石层12上面铺沙土层13,形成垂直流的排水方式。使进入下凹式绿地的雨水按纵向防渗膜的导向上下有序流动,达到沙土漫滤的效果,提高了处理水质。
本实用新型系统中,使用的沉沙雨水口5和溢流式雨水口10为边沟式单篦标准雨水口的改进。沉沙式雨水口是将原底部排出水管改为上部矩形出口,出口标高与下凹式绿地相同,原底部作为沉沙叚;溢流式雨水口是将进水口标高抬高,高出下凹式绿地100-150mm,使下凹式绿地有0.1-0.15米调蓄体积。两个不同用途的新型雨水口,为雨水连接下凹式绿地4,绿地雨水连接景观水池7,起到十分重要的连接和处理作用。
本实用新型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1)根据小区用地与建筑、道路、绿化、水面景观规划设计,确定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容积,划分下凹绿化带,确定雨水走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体指纹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加油口盖盖子用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