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周边表面位移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360.8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伍晓军;陈礼伟;刘玉勇;詹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世权 |
地址: | 61003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周边 表面 位移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隧道周边表面位移的监测装置。属隧道施工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巴赛特收敛系统是目前可以实现连续监测隧道周边表面位移的自动测量装置。由数据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其数据测量部分由若干组用长、短杆件相互铰接的电解质倾角传感器组成,使用时由一套首尾相互铰接的长、短杆件绕待测断面洞壁安装,构成一个环。其原理是,当隧道周边表面发生位移后会带动长短杆件转动,由倾角传感器测出其转角,并将该转角信号输出给由一台CR10担任的数据采集控制器(MCU)。由CR10采集得到的数据再传送到置入有专用的处理程序的PC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这些转角和连杆长度来推算隧道周边表面位移。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测点易受施工开挖爆破和施工机械的破坏或影响施工;为了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其长杆的数量必须足够多,这同时会大大增加传感器数量、周边表面位移的累计误差和成本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隧道周边表面位移监测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隧道施工作业和表面位移监测作业互不干涉的隧道周边表面位移实时监测装置。
本隧道周边表面位移实时监测装置由位移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数据采集器和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处理器三部分组成,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为光纤式位移传感器,该光纤式位移传感器由条形基板、沿条形基板的长度方向固设在基板的上、下表面上的光纤线所构成。
使用时将此条形基板沿隧道断面布置,每隔一定距离用膨胀螺栓把条形基板固定在隧道周边壁上。当隧道周边表面发生位移时,则会带动固定在隧道周边表面上的条形基板产生变形,条形基板的变形引起其上、下表面的光纤线发生应变。该光纤线的应变值被光纤数据采集器实时自动采集,并将这些应变数据保存或发送到光纤应变数据处理器,由数据处理器将这些应变值结合基板厚度经专用的软件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就可得到基板任意两点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值,基板各点的变化值就是与其接触的隧道周边的位移值。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全部采用通讯光纤为测点元件和传输介质,测点不易被破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2,能够很好地实现施工隧道周边表面位移的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测,且隧道施工作业和表面位移监测作业互不干涉。
3,对监测地点的磁场、震动、水、风、能见度、空气中的微粒含量等测试环境没有限制要求。抗干扰性强,适用面广。既可用于铁路、公路、水电、地铁、市政等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周边表面位移的施工监测或运营监测,也可用于其它结构物的表面相对位移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纤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C视图
图4是图2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隧道周边表面位移实时监测装置由位移传感器9、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数据采集器7和与数据采集器7连接的数据处理器8三部分组成,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为光纤式位移传感器,参见图2~4,该光纤式位移传感器由条形基板1、沿条形基板的长度方向固设在基板的上、下表面上的光纤线2所构成。使用时将条形基板1沿隧道断面布置,每隔一定距离用膨胀螺栓4、垫圈5把基板固定在隧道周边壁6上。光纤线2与光纤数据采集器7连接。光纤线2可以用粘接剂粘接在条形基板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一些不影响光纤线的正常应变和传输信号的其它固定方式。
在光纤线的上面还可以遮护一层保护层3。保护层可以是橡胶薄片或塑料片。还可以利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向隧道表面喷涂的混凝土来形成光纤线的保护层。
光纤线可各布置两条,上、下各留一条作为备用。
数据采集器7可选用美国Micron Optics公司的光纤应变系统DiTeSt STA200-C担任,也可选用其它类似功能的光纤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8可采用置入有专用的软件程序的工业控制器来担任。也可以由计算机或服务器构成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可设置在监测现场,或远离监测现场设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流传感器的塑料阀体及水流传感器
- 下一篇:顺逆流互补全平衡组合式翅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