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121.2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任杰;刘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抗震 连杆 防落梁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抗震的连杆防落梁构造。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多年的地震灾害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抗震防灾生命线系统中越来越重要。1976年唐山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7年美国圣费南多(San Fernado)地震及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均给当地的交通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其中桥梁纵横向落梁是最为突出的震害形式。
目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主要是强调墩体的强度,即如何使墩体在地震中不发生倒塌。所采用的防落梁构造主要是在墩体上固定设置防落梁挡块,以将梁体的横向位移量和纵向位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由于梁体与墩体、梁体与梁体之间缺乏联系,当烈度较高的地震来袭时,受梁体剧烈晃动的冲击,防落梁挡块易发生剪切破坏而失效,产生落梁破坏。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多数桥梁都受到了破坏,而诸如“百花大桥”这种墩体基本完好、由于落梁造成桥梁破坏的事例不胜枚举,已成为地震中桥梁破坏的主要因素,引起了桥梁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桥梁作为交通线上的枢纽工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延伸长度上都在快速增长。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桥梁一旦在地震中发生落梁破坏将使整个交通网络陷入瘫痪,严重阻碍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该构造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造成的落梁破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在相邻梁体之间和/或桥台与梁体之间的连杆装置,在桥梁全长方向上形成至少一联柔性连接体系,连杆装置由连杆、阻尼器构成。
所述连杆装置设置在相邻梁体、桥台与梁体相对应的纵向端面之间。
所述连杆装置的数量为两组,相对于梁体的纵向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柔性连接体系在桥台与梁体、梁体与梁体之间建立起连接联系,故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造成的落梁破坏;既可以防止纵向落梁,又可以防止横向落梁;可以平衡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的温度伸长等所产生的位移,不对桥梁结构产生附加纵向力及附加横向力;震后可自行复位,易于检查更换。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中小跨度直线及曲线桥梁结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在简支梁结构桥梁上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在连续梁结构桥梁上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节点A一种典型配置的立面图;
图4是图1中节点A一种典型配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节点A另一种典型配置的立面图;
图6是图1中节点A另一种典型配置的俯视图。
图中所表达的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桥台10、梁体11、连杆装置20、阻尼器21、连杆22a、连杆2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抗震连杆防落梁构造包括设置在相邻梁体11之间和/或桥台10与梁体11之间的连杆装置20,在桥梁全长方向上形成至少一联柔性连接体系,连杆装置20由连杆、阻尼器21构成。
所述阻尼器21通常可采用液压式阻尼装置或者橡胶填充式阻尼装置。柔性连接体系在桥台与梁体、梁体与梁体之间建立起连接联系,故能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造成的落梁破坏。
参照图1,针对简支梁结构桥梁,可在各相邻梁体11之间以及梁体11与两个桥台10之间分别设置连杆装置20,在桥梁全长方向上形成一联柔性连接体系。参照图2,针对连续梁结构桥梁,在梁体11两端与两个桥台10之间分别设置连杆装置20,在桥梁全长方向上形成一联柔性连接体系。而对特长的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桥梁,则可在桥梁全长方向分段,形成两联或者多联柔性连接体系,在联端或各联之间设置刚度较大的墩体,以起到桥台传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