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受热面防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934.X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聂立;彭雷;苏虎;谭斌;黄敏;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琼 |
地址: | 64130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隔墙 受热 面防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受热面防磨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具有燃料适应性好,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的洁净燃烧技术。近几年,国内国际的CFB锅炉技术发展很快。现有国内已投入运行的最大型CFB锅炉为采用引进技术设计生产的白马、秦皇岛等300MW亚临界参数锅炉和国内自主开发技术设计生产的宝丽华300MW亚临界参数锅炉。而国际上最大容量的为正在设计的波兰Lagisza电厂的460MW超临界锅炉。国内已开始以四川白马工程为依托进行自主开发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研发工作。
随着锅炉容量等级的加大,锅炉炉膛截面相应增大,在炉内布置中隔墙受热面,可以使受热面设置合理,减小锅炉标高。但中隔墙从入口集箱引出后,管子会穿过集箱耐火耐磨材料层;或中隔墙下部管子经过密相区,需要敷设耐磨耐火材料。而耐火耐磨材料的敷设会造成炉膛内的突起,从而使耐火耐磨材料结束区域附近形成涡流,造成金属管子表面出现严重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中隔墙受热面防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布置在炉膛内,包括下部的下集箱和从下集箱内引出并延伸到炉膛顶部的管子,下集箱外部敷设有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下部为小直径管,其通过变截面过渡管与管子上部相接,小直径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的部分与过渡管的外部敷设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所述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的外径与管子上部的管径一致。
所述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通过销钉固定在小直径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的部分与过渡管的外部。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布置在炉膛内,形成双面曝光受热面,其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的小直径管以及过渡管外部敷设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并使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的外径与管子上部的管径一致,不仅满足了下部管子、管接头和集箱等部件防磨需要,而且避免了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结束区域至上部过渡管之间产生的涡流引起的对下部管子的磨损。通过合理设计耐火耐磨层厚度,使小直径管、过渡管外部敷设的第二耐磨耐火材料与管子上部外径相同。可有效保护中隔墙管子,尤其是管子的下部,大大降低管子的磨损和发生故障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
1、下集箱,2、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3、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4、过渡管,5、管子上部,6、小直径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隔墙受热面防磨结构,中隔墙下集箱1外部敷设有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2;从下集箱内引出并延伸到炉膛顶部的管子,其下部为小直径管6,并通过变截面过渡管4与管子上部5相接,小直径管穿出第一耐磨耐火材料层的部分与过渡管的外部通过销钉敷设有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3,第二耐磨耐火材料层的外径与管子上部的管径一致。
采用以上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可有效保护中隔墙管子,尤其是提高了管子下部的耐磨性,大大降低管子的磨损和发生故障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发动机网络实训与考核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软质胆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