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渐变孔径多孔管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774.9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奚正平;汤慧萍;刘忠军;汪强兵;杨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B22F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16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渐变 孔径 多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渐变孔径多孔管的模具。
背景技术
离心沉积法制备的渐变孔径多孔材料可以解决高过滤精度和大透气量这一对矛盾,但是目前该类材料并没有实现工业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渐变孔径多孔管离心沉积成形后,渐变孔径多孔管的脱模工序的操作要求比较高,脱模困难,操作不当渐变孔径多孔管就会因开裂而报废,这大大限制了渐变孔径多孔管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渐变孔径多孔管的模具,其结构简单,离心形成的渐变孔径多孔管生坯表面质量好,脱模容易且成功率高,有利于渐变孔径多孔管的工业批量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渐变孔径多孔管的模具,包括由模具上盖和模具下盖组成的外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内设置有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所述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由对称半圆环结构的管模一和管模二组成,且管模一和管模二组合后的内侧空间为金属粉末悬浮液容纳空间。
所述管模一和管模二的两个开合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定位装置。
所述管模一的两个开合端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管模二的两个开合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止位孔。
所述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内侧上部放置有圆台状的悬浮液压块,所述管模一和管模二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悬浮液压块的台阶,所述台阶和悬浮液压块的高度一致。
所述管模一和管模二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且与模具上盖和模具下盖以螺纹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简便。2、本使用新型在外模内设置有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这样,离心生成的渐变孔径不锈钢多孔管脱模容易且成功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的开合端设置有定位装置,所以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在使用时稳定性好,且在刚性管模内部上方放置有悬浮液压块,悬浮液压块6也有限制定位金属粉末悬浮液液面的作用,所以使用本使用新型制得的渐变孔径不锈钢多孔管厚度均匀,产品质量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模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浮液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模一; 2—管模二; 3—台阶;
4—定位销; 5—止位孔; 6—悬浮液压块;
7—模具上盖; 8—模具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模具上盖7和模具下盖8组成的外模,所述外模内设置有由对称半圆环结构的管模一1和管模二2组成的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且管模一1和管模二2组合后的内侧空间为金属粉末悬浮液容纳空间。这种设计保证了所制备的渐变孔径多孔管生坯脱模容易且成功率高。
结合图2,管模一1和管模二2的两个开合端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定位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模一1的两个开合端均设置有定位销4,所述管模二2的两个开合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4相配合的止位孔5,定位销4和止位孔5的配合使管模一1和管模二2的相对位置稳定,在浇铸离心成形过程中不会发生因位置偏移造成废品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两半式对开合刚性管模内侧上部放置有圆台状的悬浮液压块6,所述管模一1和管模二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悬浮液压块6的台阶3,所述台阶3和悬浮液压块6的高度一致。悬浮液压块6在金属粉末悬浮液的离心成形过程中,对金属粉末悬浮液液面起到定位的作用,并且使其在成形后得到的渐变孔径多孔管厚度均匀,容易脱模。
管模一1和管模二2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模具上盖7和模具下盖8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与模具上盖7和模具下盖8以螺纹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剪机的孔型剪及引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间包透气上水口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