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616.3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宇;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凝汽器 卵形 管束 | ||
1、一种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在管板(1)上加工有管孔,每个管孔内设置有一根冷凝管(2),冷凝管(2)平行排列构成主凝结区管束(3)、空冷区管束(6),空冷区管束(6)与主凝结区管束(3)之间的通道管板(1)上设置有挡汽板(5),管板(1)上还设置有抽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为卵形管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为:顶部和底部冷凝管(2)排列成外轮廓为直线,水平中心线上右侧冷凝管(2)排列成与顶部外轮廓直线相交的外轮廓是半径(r1)为0.6~0.8管板半径(R)的圆弧线、上左侧冷凝管(2)排列成与顶部外轮廓直线相交的外轮廓是半径(r2)为0.7~0.9管板半径(R)的圆弧线,水平中心线下右侧冷凝管(2)排列成外轮廓是半径(r3)为0.6~0.7管板半径(R)的圆弧线、下左侧冷凝管(2)排列成外轮廓是与垂直中心线夹角为10°~30°的直线,水平中心线下左侧下端和水平中心线下右侧下端冷凝管(2)排列成与底部冷凝管(2)直线连接的外轮廓是半径(r4)为0.25~0.45管板半径(R)的圆弧线,垂直中心线右侧冷凝管(2)排列成外轮廓是宽度为1个管距、长度为3~12个管距且与水平中心线正向成60°夹角的6~10个空间(a),垂直中心线左侧冷凝管(2)排列成外轮廓是宽度为1个管距、长度为3~12个管距且与水平中心线反向成60°夹角的6~10个空间(a),中心冷凝管(2)排列成多边形空间,在该多边形空间内由冷凝管(2)排列成多边形空冷区管束(6),垂直中心线冷凝管(2)排列成宽度为1~2个管距封闭的泛气通道(b)。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和空冷区管束(6)的一层冷凝管(2)与上下相邻一层冷凝管(2)交错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和空冷区管束(6)的一层冷凝管(2)中的一个冷凝管(2)与相邻上层冷凝管(2)或下层冷凝管(2)中相邻两个冷凝管(2)排列成正三角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为1∶2~3。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为1∶2~3。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凝结区管束(3)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为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6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布复合机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锅炉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