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菌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2478.9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路国华;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33/01;B01D6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教学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除去混杂在血清、腹水、糖溶液、某些药物等不耐热体中的细菌的除菌滤器。
背景技术
除菌滤器简称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体,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滤体可用陶瓷、硅藻土、石棉或玻璃屑等制成。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现有的一种滤菌器如图1所示的赛氏(Seitz)滤菌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上部的金属圆筒,用以盛装将要滤过的液体;下部的金属托盘及漏斗,用于接受滤出的液体;上下两部分中间放石蜡制成的滤菌板,滤菌板按孔径大小可分三种:K滤孔最大,供澄清液体之用;EK滤孔较小,供滤过除菌;EK-S滤孔更小,可阻止一部分较大的病毒通过。滤菌板被固定在托盘上,托盘与圆筒下部法兰用螺钉连接。上述滤菌器需使用手动气囊通过进气管连续对圆筒内充气,利用气室中的气压增大迫使待滤液体通过滤板过滤,经漏斗及引管流出至滤瓶。在过滤过程中,该滤菌器所存在的缺点是,当待滤液体比较稠密,或者随着待滤液体的不断减少,气室体积不断增大,这时需加大操作气囊的频度及力度才能完成过滤任务,造成实验人员手腕用力消耗较大、操作不方便、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除菌滤器,可克服现有赛氏滤菌器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除菌滤器,包括上部用以盛装待滤液体的筒体、下部的托盘及用于接受滤出液体的漏斗,上、下两部分中间设置有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设置一带有中空活塞柱的活塞与筒体内侧壁密封配合,活塞底面与待滤液体接触,活塞柱中空与待滤液体连通,活塞柱伸出筒体顶部中央的中空由一个顶盖封口;筒体顶部外侧设有一气塞连通活塞顶面与筒体顶部内侧壁形成的气室。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径向设有O形圈与筒体内侧壁密封配合。所述活塞柱伸出筒体顶部中央的中空通过一个活塞限位板与顶盖连接,该活塞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活塞柱直径。在活塞限位板上可设置一重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待滤液体可通过活塞柱的中空倒入筒体中,活塞将待滤液体完全封闭,减少了操作中滤液被空气污染的机会。
2、利用活塞自身重力作用下沉压迫待滤液体通过滤菌板,当气塞被旋紧时,活塞在自身重力下下行使气室中呈负压状态而停止下降,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实用,无需耗费人力。
3、控制气塞旋开的大小,以及在活塞限位板上增加重物即可简单控制活塞向下运动的速度,操作灵活方便,实验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滤菌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菌器的结构图。
图1、图2中:1、顶盖;2、气室;3、待滤液体;4、滤板;5、引管;6、漏斗;7、筒体;8、托盘;9、手动气囊;10、进气管;11、气塞;12、活塞;13、O形圈;14、重物;15、活塞限位板;16活塞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除菌滤器,包括上部用以盛装待滤液体3的筒体7、下部的托盘8及用于接受滤出液体的漏斗6,滤出液体经引管5流出至滤瓶。上、下两部分中间设置有滤板4,筒体7中设置一带有中空活塞柱16的活塞12,活塞径向设有O形圈与筒体内侧壁密封配合;活塞底面与待滤液体3接触,活塞柱中空与待滤液体3连通,活塞柱16伸出筒体顶部中央的中空通过活塞限位板15与一个顶盖连接,活塞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活塞柱直径。筒体顶部外侧设有一气塞11连通活塞顶面与筒体顶部内侧壁形成的气室2。在活塞限位板15上可设置一重物14。
本实用新型滤菌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事先安装好滤板4、活塞12及活塞柱16的滤菌器用纱布包好,用高压蒸汽灭菌。将待滤液体3通过活塞柱16的中空倒入筒体7中,用顶盖1封口,旋开气塞11,使大气进入气室,活塞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迫待滤液体3,使其通过滤菌板4经漏斗6和引管5徐徐流入外置的滤瓶中。控制气塞11旋开的大小,即可控制气室2中的压力进而控制活塞12向下运动的速度,当活塞下降快到筒体7的底部时,活塞柱16伸出筒体的活塞限位板15被筒体顶部挡住使活塞无法再下降,由此结束整筒滤液的操作。
当气塞11被旋紧时,活塞在自身重力下下行使气室2中呈负压状态而停止下降。当待滤液体3比较稠密的情况下,可在活塞限位板15上增加重物14以促进活塞12的快速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滤菌器的结构具有简单实用以及控制灵活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