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式可燃气体放空火炬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469.X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1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海;刘银春;张新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分离 可燃 气体 放空 火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和石化行业用的具有旋风分离功能的可燃气体放空火炬,具体地说是一种旋风分离式可燃气体放空火炬。
背景技术
在石油和天然气集输生产中,以及石油、石化、可燃气体加工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设备、容器、管道超压和处理突发事故时,放空的可燃气体需设置火炬焚烧。然而,其放空的可燃气体,特别是天然气集输生产中放空的气体含有较多凝析油、水、固体颗粒等杂质,这将造成火炬无法点燃使可燃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所带杂质散落在火炬周围,严重了污染环境;或导致无法完全燃烧,杂质形成“火雨”散落下来,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危及厂站及操作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旋风分离功能的可燃气体放空火炬,在可燃气体点燃前进行旋风分离,将凝析油、水、固体颗粒等杂质分离出来,以便放空气田能顺利点燃并完全燃烧,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厂站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旋风分离式可燃气体放空火炬,其特征是:包括群座、引火管、群座筒体、阻火丝网、旋风分离体、放空管、点火系统、放空口、进气口、手孔、排液口、排料口,放空管固定在旋风分离体上端的腔体内,旋风分离体再由群座筒体固定,群座筒体与群座固定,旋风分离体侧管壁有与旋风分离体筒体垂直的进气口,旋风分离体的圆锥体下端有排料口,排料口下方连接在群座筒体上,排料口与群座筒体之间有阻火丝网,阻火丝网上有手孔,下有排液口,手孔和排液口从群座筒体外侧到腔体内;放空管由旋风分离体腔体内向上引出,放空管的顶部放空口下方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与群座筒体底侧面的引火管连接。
所述的进气口在距放空管下端50mm-200mm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放空火炬中设计了旋风分离体,放空的可燃气体进入火炬后先经旋风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放空管,点燃后焚烧,分离出来的液体、固体收集在群座筒体内,经排液口排除。火炬上设计引火管及点火系统,确保点燃分离后的气体。该实用新型就使放空火炬具有了旋风分离的功能,分离了放空气中的杂质,达到其完全燃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式可燃气体放空火炬结构示意图。
图中:1、群座2、引火管3、群座筒体;4、阻火丝网5、旋风分离体6、放空管7、点火系统;8、放空口;9、进气口;10、手孔;11、排液口12、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旋风分离式可燃气体放空火炬包括群座1、引火管2、群座筒体3、阻火丝网4、旋风分离体5、放空管6、点火系统7、放空口8、进气口9、手孔10、排液口11、排料口12,放空管6固定在旋风分离体5上端的腔体内,旋风分离体5再由群座筒体3固定,群座筒体3与群座1固定,旋风分离体5侧管壁有与旋风分离体5筒体垂直的进气口9,进气口9在距放空管6下端50mm-200mm的位置,旋风分离体5的圆锥体下端有排料口12,排料口12下方连接在群座筒体3上,排料口12与群座筒体3之间有阻火丝网4,阻火丝网4上有手孔10,下有排液口11,手孔10和排液口11从群座筒体3外侧到腔体内;放空管6由旋风分离体5腔体内向上引出,放空管6的顶部放空口8下方有点火系统7,点火系统7与群座筒体3底侧面的引火管2连接。
旋风分离体5充分利用放空气的高流速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固体杂质从气流中分离处理。放空气体自进气口9切线进入旋风分离体5后,按螺旋形路线向旋风分离体5底旋转,到达底部后折向上,成为向上运动的内旋流,内旋流是经分离过的气体,经放空管6到放空口8点火焚烧。气流中所夹带的固体颗粒、小液滴等在随气流的旋转过程中逐渐趋近旋风分离5体壁,碰到壁后落下,经排料口12进入群座筒体3,群座筒体3上设置了排液口11,分离下来的杂质经排液口11排出。
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分离体具有如下特点:①旋风分离体5为圆锥形,提高气流的旋转效果;②放空管6的末端低于进气口9,防止放空管6入口处气流的径向速度增加而形成的“升气管末端短路流”;③在旋风分离体5底部设置排料口12,避免分离出的杂质重新卷入气流中。
为放空火炬安装方便,在底部设置群座1;确保放空气顺利点燃,设置引火管2和点火系统7;为防止回火,在群座1筒体发生“爆燃”,设置阻火丝网4;为检修、维护阻火丝网,防止丝网堵塞,设置检修口,即手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燃烧炉
- 下一篇:机动载重车辆电子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