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泄油式低阻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1481.9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培;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俊培 |
主分类号: | F04B47/12 | 分类号: | F04B47/12;F04B53/16;F04B53/04;F04B5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73132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泄油式低阻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稠油油井的自动泄油式低阻抽油泵。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油井采油通常是由与油管下端连接的抽油泵泵筒和与抽油杆连接的柱塞,在抽油机和抽油杆的带动下,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油井套管中的油液抽入油管内,再由油管溢出,实现采油的连续作业。但是,在遇到需要对油管和套管注入蒸汽进行清洗时,则必须将抽油杆连同柱塞提出井口才能注汽,注气完毕之后再将柱塞送入井下,费时费事,效率很低。其次,在进行修井作业时,需要将油管一节一节提出地面,由于油管内装满油液,在拆卸油管时会漫洒在作业现场,造成原油的浪费和作业的困难,同时也造成环境的污染。还有的做法是将长柱塞突然下放,破坏性地将固定阀撞碎,以达到泄油的目的,待提出泵筒后再进行修复或更换新的抽油泵,由此造成抽油泵的浪费。另外,目前所使用的柱塞一般是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在其上下运动时与泵筒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抽油机动力消耗增大。同时,由于井下油液中一般都含有不同粒度的油砂,细小的砂粒容易进入柱塞与泵筒内壁之间,造成砂卡柱塞,加剧了柱塞与泵筒的磨损,造成抽油泵的漏失迅速增大,使泵的使用寿命降低。由于大量深井泵因砂卡柱塞,导致磨损严重,使泵效降低,遇到此情况时,需要进行修井作业起泵修复,严重时,整个泵筒和柱塞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泄油,且能减小摩擦阻力,防止早期磨损,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寿命长的自动泄油式低阻抽油泵。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抽油泵由泵筒和柱塞组成,其中,在泵筒的圆周壁上设有一个以上泄油注汽孔,柱塞采用加长柱塞,其外圆周壁上设有用于减少柱塞摩擦的防砂槽。
所述泄油注汽孔的开设位置与泵筒下端面的距离大于柱塞上下运动的冲程长度。
所述加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泄油注汽孔至泵筒下端面的距离。
所述防砂槽为环形槽,其截面为方形或矩形开口状。
所述防砂槽的侧壁与柱塞外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
按照上述方案制作的自动泄油式低阻抽油泵,通过防砂槽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克服柱塞和泵筒的非正常磨损,从而大大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柱塞上下运动的摩擦阻力,达到减少动力消耗、节省能源的良好效果。其次,柱塞的加长和泄油注汽孔的设置,实现了油管内油液的自动泄空,使注汽和修井作业十分方便,快捷,提高了作业效率。该抽油泵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泵,由泵筒1和柱塞2组成,其中泵筒1的上端与油管5连接,其圆周壁上布设有一个以上泄油注汽孔4,该泄油注汽孔4与泵筒1下端面的距离大于柱塞2上下运动的冲程长度。柱塞2为筒状结构,并采用加长柱塞,其长度大于所述泄油注汽孔4至泵筒1下端面的距离。泵筒1的底部具有固定阀9,筒内设有一个以上单向阀7,外圆周壁上设有用于减少柱塞2摩擦的环形防砂槽3,该防砂槽3的截面为方形或矩形开口状,其侧壁与柱塞2外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柱塞2的上端与抽油杆6连接,并随抽油杆6上下运动。
在抽油过程中,柱塞2在抽油杆6的带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上行时,柱塞2上提,单向阀7在油液的压力下关闭,柱塞2内的油液随柱塞2一起上行,此时,固定阀9在井液的压力下打开,油液进入泵筒1内;柱塞2下行时,固定阀9关闭,单向阀7在油液的压力下打开,油液进入柱塞2的筒体内,随柱塞2一起上提,实现采油过程。在柱塞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防砂槽3的作用,可将泵筒1内壁上粘附的粘稠油液刮入槽内,以此减小其运动的摩擦阻力,达到减少抽油机动力消耗,节省能源的目的。同时,由于防砂槽3的侧壁与柱塞外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能够有效地防止油液中的油砂进入柱塞2与泵筒1的配合面之间,由此可以避免柱塞2和泵筒1圆柱面的早期磨损和拉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需要注汽时,只需将柱塞2上提至油管5内,即可从井口注入蒸汽,蒸汽可由柱塞2与油管5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泵筒1,并从泄油注汽孔4注入套管10中。
在进行修井作业时,只要将柱塞2上提至地面,油管5中的油液即自动从泵筒1壁上的泄油注汽孔4流入套管10,提起油管5时不需再采用破坏固定阀9的方法进行泄油,作业十分方便。此外,由于采用加长柱塞,在其上下运动进行抽油作业中,泄油注汽孔4始终位于柱塞2与泵筒1的配合面之间,泵筒1内的油液不会泄漏回流到套管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俊培,未经贾俊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