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道墙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0253.X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心;曹广和;于国友;吕博;崔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F27D1/1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钢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道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用阳极生产领域的阳极焙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阳极焙烧炉火道墙结构。
背景技术
阳极焙烧炉火道墙是组成料箱的主要结构,也是阳极焙烧过程的主要导热体;同时,阳极制品内排出的高热值挥发份进入火道燃烧的通道,也设置在火道墙上。所以火道墙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阳极焙烧质量、产量、热量消耗及烟气中可燃污染物含量等技术指标的好坏。
现有的阳极焙烧炉火道墙,均是采用两端平直、上下面带子母口结构的火道墙砖砌筑而成。为了使阳极制品中溢出的挥发份能够顺利进入火道燃烧,砌筑时在火道墙表面的特定区域内,火道墙砖与砖之间卧缝子母口相扣,并采用高温胶泥粘结砌筑。而砖与砖之间的立砖缝不砌耐火泥浆,采用干砌的方法砌筑,并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作为挥发份进入火道的通道。这种结构的火道墙,在将火道内的热量传递给料箱及制品的同时,也能使挥发份通过上述干砌立砖缝顺利进入火道燃烧,有效节约能源并减少污染物排放。但这种直通干砌立缝的火道墙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直通的立砖缝,易于把小料度的填充焦吸入火道燃烧,造成填充焦损耗量大;2、小料度填充料烧损后,炉面填充料层形成直通料箱、火道的空隙,易吸入炉面新鲜空气,导致阳极制品表面氧化,严重时会出现废品;3、在进入冷却状态的炉室中,强制冷却装置要向火道内鼓入空气,由于火道墙上存在有直通立缝,冷却空气易于进入尚未完全冷却下来的料箱,引起阳极制品表面的严重氧化;4、由于砌筑材料制做误差,砌筑时会出现直通干砌立缝宽度超出规定宽度的情况,而由于这种直通干砌立缝的固有缺陷,施工时很难弥补,将会带来火道墙砖制造和砌筑施工的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火道墙,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阳极焙烧炉火道墙干砌直通立缝结构带来的填充焦易进入火道、烧损大、料箱填充料覆盖层减薄、冷却空气易吸入料箱导致阳极产品氧化以及施工难度大,形成的宽缝缺陷不易弥补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火道墙,包括火道墙体、火道墙异型砖,其特征在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火道墙异型砖之间设有折线形立砖缝,上下相邻火道墙异型砖的砖缝设有高温粘结剂。
所述的火道墙异型砖上下面分别设有子口和母口。
所述的折线形立砖缝在火道墙平面上具有一致的倾斜方向,此方向与火道中烟气的气流方向相一致。
所述的折线形立砖缝由两个端部缝和一个中部缝组成。
所述的端部缝的方向垂直于火道墙表面。
所述的中部缝的方向则与火道墙表面呈α角度,α角度的范围为0.5~90度。
所述的高温粘结剂为高温胶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了两端头带有折线形端面的火道异型砖砌筑火道墙,可在各层砌砖体上形成折线形干砌立缝作为挥发份通道。
2、由众多折线形干砌立缝组成的折线形挥发份通道,可阻止填充焦被大量吸入火道燃烧,有效减少填充焦的烧损消耗。
3、可有效保持料箱顶部填充料层的厚度,防止了新鲜空气进入料箱而对阳极制品产生氧化作用,提高了阳极制品成品率。
4、可对冷却炉室中由火道进入料箱的空气产生阻滞作用,减少冷却过程中产生的阳极制品氧化。
5、一旦发生由于火道墙异型砖误差超出规定,导致干砌立砖缝宽度超标,可通过砌筑时对火道异型砖做微量摆动,达到有限调整的目的,有效解决砌筑施工的难度。
6、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端头带有折线形端面的火道异型砖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端头带有折线形端面的火道异型砖立面示意图。
图5是砌筑后所形成的折线形立砖缝示意图。
图中,1、火道墙异型砖;2、火道墙体;3、折线形立砖缝;4、端部缝;5、中部缝;6、子口;7、母口;8、高温胶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2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柱承压试验装置
- 下一篇:带料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