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箱式整体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0032.2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锋;李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发 |
地址: | 1166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整体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元件,特别是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热管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及冶金等领域的加热炉节能设备中。现在热管的结构基本相同即为两端封闭、内装传热工质的真空管,热介质在热管的蒸发段,吸收热介质放出的热量,内部传热工质蒸发上升至冷凝段,冷介质在热管的冷凝段吸收热管内部传热工质放出的热量,热管内部传热工质放出热量,冷凝回流至热管的蒸发段,如此循环。它的不足之处是:1、热管可以通过调节冷热介质间换热面比来调节传热元件表面温度,避免发生低温露点腐蚀,可是常规热管可调传热元件的表面温度范围有限。2、热管的冷热两相介质不应发生混合,如受工况条件的影响(腐蚀、冲刷、磨损),热管失效后,为使冷热两相介质不会发生混合,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于易燃易爆的两种介质换热,往往采用分离式热管,这样热管单位空间换热面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加工制造、可大范围调节元件壁温、单位空间换热面利用率较高的集箱式整体热管。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集箱管I、中间管束、集箱管II、管板、管箱及列管束组成。其中,集箱管I为两端封闭的管子,其与两排中间管束的一端相连通,该可以是光管也可以是翅片管的两排中间管束另一端与集箱管II相连通,该呈圆筒形的集箱管II,其两端设有将开口覆盖的管板,这两管板上设有对应的通孔,两对应的通孔上均固定有列管束中某一列管的两端。在两管板外侧设有将管板包容并与其相连的盲管式管箱,在上述两管箱上分别设有换热介质的进、出口管。上述集箱管I、中间管束及集箱管II与管板、列管束所夹的空间为真空腔,其内装有热管工质,该热管工质在上述真空腔内循环。一种换热介质可从上述一个管箱的进口管进入,从另一个管箱的出口管排除;另一种换热介质在中间管束外通过。由于中间管束的换热面积较大,集箱管II中的管束的换热面积较小,两者之间的换热面积相差较大,甚至还可以改变集箱管II的大小,改变集箱管II中的管束数量,大范围调节冷热换热面的比例,也可以改变中间管束的数量,大范围调节冷热换热面比例,这样可以大范围提高传热元件表面的温度;由于此种热管为两种换热设备结合起来的整体热管,结构紧凑,单位空间换热面利用率较高。
当集箱管II中的管束中通过热介质时,将热量传递给热管工质,热管工质蒸发至中间管束内,中间管束外的冷介质通过换热吸收热管工质的热量,热管工质冷凝,变成液体流回至集箱管II中;当集箱管II中的管束中通过冷介质时,将热管的蒸汽工质冷凝,冷凝的液体工质遇到中间管束外的热介质放出的热量,又蒸发变成蒸汽到集箱管II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传热效率高。
2、阻力小。
3、可大范围调节传热元件表面温度。
4、空间换热面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例1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例2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局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例3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向局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例4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向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立式加热用集箱式整体热管的示意图中,集箱管I1与两排中间管束2的上端相连通,该外有翅片的两排中间管束的下端与集箱管II3相连通。集箱管II两端设有管板4,这两管板对应的通孔上均固定有列管束5中某一列管的两端。在两管板外侧设有分别与管板相连的管箱6,在两管箱上分别设有换热介质的进、出口管7、8。上述集箱管I、中间管束及集箱管II与管板、列管束所夹的腔内装有热管工质。在图3和图4所示的立式冷却用集箱式整体热管的示意图中,集箱管I与两排中间管束的下端相连通,该外有翅片的两排中间管束的上端与集箱管II相连通。集箱管II两端设有管板,这两管板对应的通孔上均固定有列管束中某一列管的两端。在两管板外侧设有分别与管板相连的管箱,在两管箱上分别设有换热介质的进、出口管。上述集箱管I、中间管束及集箱管II与管板、列管束所夹的腔内装有热管工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透明电位器用轴芯
- 下一篇:多功能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