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通讯网络用腔体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9820.X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振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华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讯 网络 用腔体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微波通讯系统的元器件——带通滤波器,尤其涉及的是移动通讯网络用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网络中,尤其是目前的3G移动通讯网络中,滤波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其具备插入损耗小和选择性高的特性。以TD-SCDMA基站建设为例,由于TD-SCDMA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智能天线,非线性将超过其它普通的基站天线,因而TD-SCDMA受电磁影响的低噪声增加量会高于普通基站的低噪声增加量,所以基站上、下行链路中就需要大量的插入损耗小、选择性高的带通滤波器。为了满足移动通讯网络对带通滤波器在重量、体积、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高要求,多选用的是腔体滤波器。这些腔体滤波器多以切比雪夫为数学响应模型设计制造,由于实际制得的腔体滤波器的无载Q值是有限的,所以应用切比雪夫数学响应模型都要预畸设计法进行设计,这样就使通带中心插入损耗增高,因而难以满足TD-SCDMA网络中基站上、下行链路所需信号传输及抑制干扰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切比雪夫数学响应模型制造的腔体滤波器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是致命的:其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不相等、谐振回路的电感不相等、各回路耦合量不统一,所设计谐振腔和调整部件的尺寸均不统一、结构复杂,极大的增加了加工和调试的复杂性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利用LC滤波器图表设计所依据的等元法特性而设计一种结构尺寸统一、一致的移动通讯网络用腔体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通讯网络用腔体滤波器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移动通讯网络用腔体滤波器,其腔体内纵向串联制有多个边长尺寸一致的谐振腔方腔,腔体两端的谐振腔壁对称连接设置输入、输出电磁耦合线连接部件,每一谐振腔内中央设置有统一尺寸与谐振螺杆配合的内螺管,由腔体输入侧至输出侧的谐振腔两两组成谐振腔组,每一谐振腔组的两谐振腔相邻窗口处、穿过盖板设有统一尺寸的耦合调整杆。
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等元低通原型作为腔体滤波器结构设计数学响应模型,充分利用了其等元法数学响应模型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
(1)、所有回路电感相同,即L1=L2=L3=L4=......Ln=L=ZC/2πf0,其中ZC为腔体特性阻抗,f0为通频带的中心频率。
(2)、所有回路谐振频率均相同,即f01=f02=f03=f04=……fn=f0。
(3)、所有回路电容相同,即
(4)、所有回路耦合电容均相同C12=C23=C34=……Cn,n+1=CM=K·C所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腔体滤波器结构中,谐振腔、谐振腔隔板、谐振杆、耦合调整杆均具有统一、一致的结构尺寸,使腔体滤波器产品制造加工工艺大大简单化,同时装配好的腔体滤波器调试也更为简单,适于批量生产。本技术方案的另一大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以等元法为设计数学响应模型,该数学响应模型的带通滤波器为最小带中心插入损耗带通滤波器,使得在满足阻带衰减条件下,基准通带中心损耗减至最小,并在腔体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谐振杆外径的尺寸,可以保证腔体的无载Q值最大,从而保证腔体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华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华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9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