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在线多元素分析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9636.5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6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龚亚林;张伟;陶俊涛;李岩峰;吴志强;魏晓云;尹毅强;尚庆敏;尹德有;刘辉;宋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2 | 分类号: | G01N23/2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瑞 |
地址: | 118002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在线 多元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在线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子活化检测装置。
现有技术:
建材、煤炭、热电、冶金、矿山等行业需要对输送带上散装物料进行多元素测量,以指导生产。利用中子活化瞬发伽玛分析技术的多元素分析仪作为一种主要的在线元素分析仪表,可实现传送带散装物料的连续测量。此类仪表通常采用透射测量方式,即中子源和探测器位于被测物料的两侧。分析仪安装完成之后,中子源的位置固定不变。当企业的产量改变、配比量发生变化导致现场传送带上物料负载改变时,物料宽度和形状发生变化;当料仓下料不匀或皮带跑偏时,物料形状、成分分布发生变化或跑偏,这时,分析仪测量效果会变差,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在线元素分析仪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根据现场物料情况能方便进行调整的在线多元素分析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在线多元素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整个装置由支架(6)支撑,中子源装置(5)安装在慢化吸收体(4)内,慢化吸收体(4)在分析仪下部,在中子源装置(5)的壳体(55)内装有源杆(54),传动杆(53)穿过源杆(54)一端连接源室(52)另一端连接调源旋钮(58),中子源芯(51)置于源室(52)内,在调源旋钮(58)上方装有对中旋钮(57),调源旋钮(58)及对中旋钮(57)分别与数显表(56)相连,探测器(2)在分析仪上部与数据采集处理器(7)、主机(8)连接,探测器(2)下面置有屏蔽体(3),整个装置外装有防护体(1)。
源室(52)为两个或多个。
有益效果
源相对物料的空间位置分布对分析仪的测量效果至关重要。当物料跑偏,物料宽度变化,物料形状变化,物料成分不均时,单放射源或位置固定的源方式将不再适合测量。当物料跑偏时,中子源不再是在物料的中心底部,导致放射源发出的中子在物料少的一侧欠吸收,减少特征γ射线产出,且多余的中子会加大对探测器的本底影响,而在物料多的一侧中子过吸收,多余的物料对产出的特征γ射线的衰减,使测量结果变差,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调整中子源的空间位置来改善测量结果;当物料较宽时,若采用单放射源方式,则物料中部的中子欠吸收,而物料两端的中子过吸收,未能使中子与物料充分作用,若采用多放射源方式则可均化中子通量,使中子与物料充分作用,提高测量效果;当料形变化,以及成分不均时,采用单源方式对测量的影响较大,若采用多放射源方式则均化了放射源与物料的空间作用效果,减少了物料料形变化及成分不均对测量的影响。
具有多源、位置可调源输出结构的在线多元素分析仪可用于建材、煤炭、热电、冶金、矿山等行业输送带上固态物料在线多元素检测,对现场有更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中子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侧视图
图中:1.防护体 2.探测器 3.屏蔽体 4.慢化吸收体 5.中子源装置 6.支架 7.数据采集处理器 8.主机 9.输送带 10.被测物料 51.中子源芯 52.源室53.传动杆 54.源杆 55.壳体 56.数显表 57.对中旋钮 58.调源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施例1:
整个装置由支架6支撑,中子源装置5安装在慢化吸收体4内,慢化吸收体4在分析仪下部,在中子源装置5的壳体55内装有源杆54,传动杆53穿过源杆54一端连接源室52另一端连接调源旋钮58,通过调节调源旋钮58可以调整多个放射源间的相对距离,252CF中子源芯51,活度为10微克,放在源室52内,在调源旋钮58上方装有对中旋钮57,通过调节对中旋钮57可以调整放射源整体相对输送带的位置,调源旋钮58及对中旋钮57分别与数显表56相连。BGO探测器2在分析仪上部与数据采集处理器7、主机8连接,BGO探测器2下面置有屏蔽体3,整个装置外装有防护体1。
两个中子源芯51分别放在两个源室52内,距离8cm。固定品位的的铁混合样10在输送带9上循环测量,标准样宽35cm,厚15cm。循环一段时间后物料10持续跑偏约5cm,在不调整源位置的情况下继续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之后调整对中旋钮57使中子源整体向物料跑偏方向调整2.3cm,开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测量结果证明:调整源后测量平均误差比未调整前小0.7%。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9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形带锯机的刹紧装置
- 下一篇:易判读标示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