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管自卸钻头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9022.7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辉;张丙吉;程宝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02D5/76;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秀梅 |
地址: | 11000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自 钻头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锚杆施工工具,更具体是一种跟管自卸钻头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跟管法自卸钻头组合件的施工方法可以用于建筑、铁路、公路、水利、港口、矿山等行业涉及挡土所用的锚杆施工的一种新的施工工艺。
传统的锚杆施工方式施工过程包括钻孔、下锚索(注浆管)、注浆、张拉。上述方法对于松散砂土地层,通常采用一次性锚杆(地质钻头转换器作为锚杆)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遇见较大砂石颗粒无法钻进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施工的跟管自卸钻头组合结构,具体方案是:
一种跟管自卸钻头组合结构,包括套管,还包括自卸钻头、钻头转换器,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具有凸榫,所述钻头转换器前段有与凸榫相对应的凹槽,钻头转换器后端有螺纹与套管连接。
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自卸钻头翼片数量为2~8个,均匀分布。
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自卸钻头翼片厚度为6~25mm。
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钻头翼片为钢板。
所述自卸钻头镶有硬质合金;钻头转换器前端和侧面镶有硬质合金。
所述自卸钻头镶有金刚石;钻头转换器前端和侧面镶有金刚石。
所述钻头转换器、自卸钻头间的孔隙为出浆孔,所述出浆孔与套管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简化施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大大降低成本,进行环保化文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A-A左视图:
图3为2凸榫结构示意组图;
图4为3凸榫式结构示意组图;
图5为4凸榫结构示意组图;
图6为8凸榫结构示意组图;
图7为钻头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跟管自卸钻头组合结构,包括自卸钻头1、套管2、钻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具有凸榫1′,钻头转换器前段有与之相应的凹槽4,钻头转换器后端有螺纹5与套管连接。
如图3~图6所示,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自卸钻头翼片数量为2~8个,均匀分布。
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自卸钻头翼片厚度为6-25mm。
所述自卸钻头尾端凸榫和自卸钻头翼片为钢板,也可用其他刚性可焊接板材。
所述钻头转换器、自卸钻头间的空隙为出浆孔3,所述出浆孔与套管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跟管法自卸钻头组合件安放在套管的前端;跟管法自卸钻头组合件自卸钻头尾端具有凸榫,钻头转换器前端有与之相应的凹槽。自卸钻头组合件自卸钻头与钻头转换器对插连接,既可以传递扭矩又可以使水泥浆(或泥浆)顺利喷出将钻屑带出孔外。钻头转换器尾端与套管螺纹连接。
跟管法自卸钻头、钻头转换器与套管一起进行钻进,钻至设计深度,钻进过程中以水泥浆(或泥浆)作为循环液。将钢绞线通过套管、钻头转换器的中空通道插入到套管内直至孔底。水泥浆既可以作为循环液减小钻进阻力,也是一种注浆材料与钻头切削下来碎屑一起形成锚固体。注浆结束后,将钻头转换器与跟管法自卸钻头断开并将钻头转换器提出孔外,自卸钻头和钢绞线一起留在孔内,最后形成可以提供抗拔力的拉力式锚杆。
也可在地层中钻土的同时,通过套管、钻头转换器的中空通道,向钻孔内灌注水泥浆,同时利用钻头的搅拌,与切削下来的土层碎屑共同形成锚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9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片式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单晶棒切断机的冷却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