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984.0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军;李道义;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远大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509辽宁省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式 螺旋板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螺旋板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适用于气-气、气-液、液-液的对流传热,蒸汽冷凝和液体蒸发传热,可供工业部门生活采暖的热能交换,余热利用回收及积能方面选用,具有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换热效果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螺旋板容易结垢阻塞,结垢后不易清理等缺点。中国专利98210455.8公开了一种平盖密封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该螺旋板换热器的两端有可拆的平盖,可以拆下平盖对换热器的内部流道进行清洗,但是这种平盖密封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存在耐压低,仅能承受1.0MPa的工作压力,此外,还存在平盖对螺旋板的敞开端密封效果不好,介质容易通过平盖与螺旋板的敞开端的间隙产生径向流动,影响换热效果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受工作压力高,换热效果更好的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外圆周上的介质I进口和介质II出口,外壳体内部设有双螺旋换热板,相邻的螺旋换热板间焊有定距柱,每张螺旋换热板的一端敞开,另一端折边焊接于相邻螺旋换热板,两张螺旋换热板的敞开端方向相反,形成介质I流道和介质II流道,在外壳体的两端设有可拆端盖,可拆端盖通过卡栓和密封垫与外壳体密封连接,同时与螺旋换热板的敞开端密封连接,两端盖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介质I出口和介质II进口,所述端盖经预应力处理制成向外壳体一侧为中部高周围低的凸起的鼓碟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向外壳体一侧凸起的高度为5-1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端盖背向外壳体一侧设有与端盖同圆心的内圆台面加强筋板、圆柱面加强筋板和外圆台面加强筋板。
有益效果:由于在端盖生产过程中采用了预应力处理使端盖形成中部高周围低,呈凸起的鼓碟形状,可有效防止换热器端盖在换热器工作时因内部压力产生变形,发生泄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板换热器工作压力,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在端盖背向外壳体侧设置了内圆台面加强筋板、圆柱面加强筋板和外圆台面加强筋板,使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板换热器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能够达到4.0MPa,这是普通平盖密封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所远不能及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可适用于高压力介质的换热。
此外,中部高周围低的呈凸起的鼓碟形端盖在通过卡栓密封连接外壳体时,螺旋板的敞开端与端盖更紧密配合,密封的效果较平板式端盖密封效果更好,能有效防止介质通过敞开的螺旋板端与端盖间的缝隙沿径向流动,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端盖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结构,该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体9,外壳体9上的支座1,位于外壳体9外圆周上的介质I进口2和介质II出口3,外壳体9内部设有双螺旋换热板8,相邻的螺旋换热板8间焊有定距柱7,每张螺旋换热板的一端敞开,另一端折边焊接于相邻螺旋换热板,两张螺旋换热板的敞开端方向相反,形成介质I流道和介质II流道,在外壳体9的两端设有可拆端盖10,可拆端盖10通过卡栓5和密封垫6与外壳体9密封连接,同时与螺旋换热板的敞开端密封连接,两端盖10的中心位置设有介质I出口4和介质II进口11,
如图3所示,在所述端盖10经预应力处理制成向外壳体9一侧为中部高周围低的凸起的鼓碟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10向外壳体9一侧凸起的高度为5-15毫米。
如图1、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在端盖10背向外壳体9一侧设有与端盖10同圆心的内圆台面加强筋板12、圆柱面加强筋板13和外圆台面加强筋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远大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远大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