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坯连铸机水处理滤料捕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733.2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峰;周杰;张志强;张凤心;金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2 | 分类号: | B01D29/52;B01D24/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坯连铸机 水处理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连铸附属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砂石过滤器处理后的连铸机用水进行滤料捕捉的装置。
背景技术
砂石过滤器在水处理领域是使用的最广泛和最成功的过滤器,但也是使用过程中维护最难的一种过滤器。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的跑料问题着实让人头疼-任何一台砂石过滤器每年都要不定期的补一定的滤料,而且通常我们只有在跑料严重之后才能开展更换滤头等工作,这种滞后性大大增加了所在系统发生阻塞可能性。尤其是当过滤器出现故障时,其内部的石英砂滤料将从过滤器内部泄漏,进入冷却水系统中,而且短期内不易被发现,等到发现时,滤料已经对冷却水系统造成堵塞,给被冷却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其损失价值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冷却效果差的原因,使得扇形段轴承损坏,每年扇形段下线达10台以上。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更换过滤器的种类,如改用滤网式过滤器、纤维球过滤器等,应该说该种方法效果不错,但对于已经采用了砂石过滤器且使用范围较大的企业来说,连更换大型过滤器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也就使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及时捕捉砂石过滤器泄漏的滤料,避免冷却水系统堵塞和设备事故发生的滤料捕捉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措施为:
一种板坯连铸机水处理滤料捕捉器,是由法兰盘、滤网、外壳及支撑盘组成的;圆筒形外壳两端各与一法兰盘连接,外壳内平行设有至少4个圆柱形滤网,滤网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外壳内的两片支撑盘相连。
所述的滤网为7个;滤网的布置形式采取中心为一个,外围两两对称的花瓣状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有少量滤料被捕捉到,经及时清除,避免了滤料进入冷却水系统中堵塞管道和后续设备的问题,保证了砂石过滤器工作正常。按每年少损坏扇形段10台,每台检修成本费用25万元计算,则年节约价值将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板坯连铸机水处理滤料捕捉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捕捉器滤网本体。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中:1为法兰盘,2为滤网,3为外壳,4为前支撑盘,5为固定螺栓,6为捕捉滤网入口,7为捕捉滤网底面,8为后支撑盘。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滤料捕捉器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法兰盘1、滤网2、外壳3及前支撑盘4和后支撑盘8所组成。圆筒形外壳1为一无缝钢管,外壳1的两端即进水和出水端各连接一法兰盘1,外壳3内平行设有7个圆柱形滤网2,滤网2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片支撑盘4、8相连,前、后支撑盘4、8则用固定螺栓5固定在外壳3上。
由图3可见,进水端亦即入口端滤网2的端面上无网格,便于冷却水和滤料的进入。图2显示水是从每个滤网2的捕捉滤网入口6进入,出水则是从设有网格的滤网2的侧面流出,主要是为捕捉滤料所设;捕捉滤网底面7为封闭式并带有凸台,以便与后支撑盘8连接固定。图4显示捕捉滤网底面7与后支撑盘8的连接。为了保证通水效果,后支撑盘8与前支撑盘4相比采用镂空结构,滤网2的布置形式是中心为一个,围绕中心滤网的外围再采取两两对称的花瓣状排列。
本实用新型是用螺栓固定在砂石过滤器的出口管上。安装前需在管道上加装两块非标准法兰盘,法兰盘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外径及螺栓孔距与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盘1相同。入口端法兰盘内径与本实用新型外壳3外径一致,前、后支撑盘4、8的外径与外壳3内径保持一致,过滤网入口端要与前支撑盘4的固定孔紧密配合,以保证水流顺利通过过滤网。
设计时根据管道直径、流量大小、水流压力、滤料粒径等对支撑盘厚度、固定螺栓直径、过滤网孔目、过滤网数量等进行调整,使其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过水能力。使用过程中,只需在过滤器流量小于要求值后拆开清洗即可。若捕捉器在短时间内就捕捉到大量滤料,则说明砂石过滤器发生了跑料现象须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泄漏的滤料进入冷却水其它系统中。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过滤器流量、压差等技术参数的观测,判断捕捉器装置是否捕捉到滤料。根据捕捉到滤料数量可以判断过滤器是否跑料、是否要进行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插入件
- 下一篇:行走式花生摘果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