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分体式锻造斗齿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478.1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宏毅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体式 锻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锻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机用分体式锻造斗齿模具。
背景技术
斗齿主要应用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上,斗齿的性能要求如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内部组织要求不得有气泡、缩孔、疏松、砂眼等以及尺寸形状要求,关系到斗齿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性能。因此在材质选择方面应满足理化性能指标,在尺寸外形方面也应选择合适的生产加工方式。现有的斗齿通常采用砂型铸造方法或压力机利用模具锻造方法,压力机利用模具锻造斗齿比砂型铸造斗齿,其机械性能及耐磨性能提高30%以上。但是现有的压力机利用模具锻造斗齿,生产效率低,并且在国内尚属于空白。压力机利用模具锻造斗齿主要由于斗齿的特殊结构,压力机模锻时由于斗齿的充满性,导致锻后斗齿脱开模具十分困难,生产效率低,而国内许多单位研究多年,最终不得不放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机用分体式锻造斗齿模具,利用分体式模具特殊结构锻造斗齿,解决脱模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模具为上、下分体式;上体由冲头上套和嵌在冲头上套下端的冲头组成,上体可以上、下移动;下体是在垫扳上固定连接外套,在外套内装有内胎模,在内胎模模内上部装有脱开方套;在垫扳中心开孔中装有顶出杆。
所述冲头由上向下插入脱开方套内时,冲头顶端与垫扳有段距离,冲头与内胎模之间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
所述冲头顶端与垫扳的距离,由斗齿的设计尺寸确定。
所述脱开方套内圈与冲头跟部吻合,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或工程要求的其它形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压力机采用上、下分体式锻造斗齿模具,解决了斗齿成形后同时自动脱开模具,从而提高了锻造斗齿的生产效率,并且填补了国内空白;锻造斗齿强度、韧性及耐磨性提高30%以上,特别是在矿山等恶劣条件下使用,其性能更显突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压力机用分体式锻造斗齿模具示意图。
图中图标号说明:顶出杆1、垫扳2、外套3、内胎模4、斗齿模腔5、脱开方套6、冲头7、冲头上套8。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模具为上、下为分体式,胎具安装在压力机上;上体由冲头7嵌在冲头上套8下端组成,上体可以上、下移动;下体是在垫扳2上固定连接着外套3,在外套3内装有内胎模4,在内胎模4模内上部装有脱开方套6,脱开方套6内圈与冲头7的跟部吻合,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或工程要求的其它形状;在垫扳中心开孔中装有顶出杆1。一般内胎模4和冲头7采用模具钢材质,其它采用碳素钢材质。冲头上套8与冲头7由上向下插入脱开方套内时,冲头顶端与垫扳有段距离,距离的长度是根据斗齿的设计尺寸确定冲头7的尺寸而决定的;冲头与内胎模之间形成倒“人”字形斗齿模腔5。锻压时,先将斗齿坯料放入内胎模4内,压力机下冲时,冲头上套8与冲头7由上向下锤击,冲头7插入脱开方套6内,斗齿坯料在斗齿模腔5内模锻成形。压力机回位时,冲头上套8与冲头7由下向上移动,由于脱开方套6阻隔斗齿,使冲头7与斗齿自动脱开,此后顶出杆1向上顶出斗齿和脱开方套6,斗齿转入下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宏毅,未经陈宏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枪钻带柄钻夹头
- 下一篇:一种制备共晶铝硅合金锻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