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8147.8 | 申请日: | 2008-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倪大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大夫 |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B04C5/04;B04C5/08;B04C5/085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 |
| 地址: | 114025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工业100万吨以上规模的大型球团厂采用带式球团机或链箅机回转窑,球团预热风机前热风温度达450℃~550℃,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均不适用,一般采用热多管除尘器。这种除尘器为一级除尘,除尘器内包括多个旋风子,利用旋风产生的离心力,将大于临界颗粒的灰尘粒子分离出来,除尘效率低,在85%左右。每个旋风子采用上部轴向进风,通过螺旋叶片或花瓣叶片强制改为旋转气流,因高速气流的进风口速度超过20m/s,对叶片与旋风子产生磨损,造成叶片与旋风子内表面间隙增大,降低除尘效率和风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与粉尘回收的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包括支架、壳体、进风口、出风口、灰斗,其特征在于由位于进风口端的一级除尘区,与此一级除尘区相邻的二级除尘区组成,所述的一级除尘区由位于一级除尘区前端且与进风口相连接的旋风器组和一级除尘区后端的沉降室组成,此沉降室的下端与一级除尘灰斗相连接,所述的二级除尘区设有一隔板将二级除尘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净化气空间,此净化气空间与出风口相连接,下部分为旋风子工作区,此旋风子的导气管通过隔板与净化气空间相连接,所述旋风子工作区的下端与二级除尘灰斗做固定连接,
所述的旋风子为切向进风。
所述的旋风子的材质为耐热耐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
含尘烟气首先进入一级除尘区前端的旋风器组,含尘烟气以较高的速度进入旋风器组,由于含尘烟气中粉尘的容重远高于气体的容重,粉尘(粗颗粒)在惯性力与重力作用下,向前、向下从含尘烟气中分离出来,将大颗粒粉尘甩入灰斗,达到一级除尘粗净化的目的,接着在一级除尘区后端的沉降室又再次沉降一部分尘粒;经过一级除尘区的含尘烟气再由二级除尘区进风端进入二级除尘区下端旋风子工作区,含尘烟气在旋风子进口为切向进风,进入旋风子的内部即为旋转气流,经过二级多管旋风子组再次除尘,将分离出的粉尘甩入灰斗,达到净化烟气、回收粉尘的目的。
此种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的优点是:
除尘效率高,磨损小,提高热风机的使用寿命。经首钢矿业公司球团厂、烧结厂、包头德顺特钢等厂的生产工艺中使用该除尘设备几年中检验,至今除尘效率仍保持在95%——96%以上,提高热风机使用寿命达4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旋风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风子的俯视图。
图5为旋风器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风器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包括支架1、壳体3、进风口7、出风口4、灰斗2、9,其特征在于由位于进风口7端的一级除尘区5,与此一级除尘区5相邻的二级除尘区6组成,所述的一级除尘区5由位于一级除尘区5前端且与进风口7相连接的旋风器组10和一级除尘区5后端的沉降室组成,此沉降室的下端与一级除尘灰斗9相连接,所述的二级除尘区6设有一隔板8将二级除尘区6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净化气空间,此净化气空间与出风口4相连接,下部分为旋风子12工作区,此旋风子12的导气管11通过隔板8与净化气空间相连接,所述旋风子12工作区的下端与二级除尘灰斗2做固定连接,
所述的旋风子12为切向进风。
所述的旋风子12的材质为耐热耐磨材料。
此种双级高效多管除尘器的优点是:
除尘效率高,磨损小,提高热风机的使用寿命。经首钢矿业公司球团厂、烧结厂、包头德顺特钢等厂的生产工艺中使用该除尘设备几年中检验,至今除尘效率仍保持在95%——96%以上,提高热风机使用寿命达4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大夫,未经倪大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弯管模具
- 下一篇:珩磨机的油石进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