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健发热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8062.X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普;苏光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光天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005;H05B3/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 滨 |
地址: | 351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在冬季寒冷天气时保暖的保健发热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我国北方冬季人们常用的保暖服装主要为棉衣。由于棉衣比较笨重,特别是对室外工作的人们,很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出现了电热服装。已有的电热服装大多是由夹层衣或裤,电热丝,充电电池组成,电热丝均匀地分布(有串联的也有并联的)在衣或裤的夹层内,该电热丝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输出端和输出端相连接,这种电暖服的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但存在升温速度慢,衣或裤各部位温度不均匀,而且电热丝易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这种电暖衣耗电量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性能好发热效率高、具有单面传热的保健发热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一夹层的上衣,电发热元件,电源线,锂电池组,其特征是:在上衣的后幅、左前幅和右前幅分别设置有带有远红外涂层或负离子涂层的电发热元件,该电发热元件之间采用导线串接,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上衣内下侧的衣用智能锂电池组相连接。
所述的电发热元件包括有一网状碳纤维发热层,在网状碳纤维发热层两侧分别连接有一金属电极片,该金属电极片通过电源线与衣用智能锂电池组相连接,在网状碳纤维发热层及金属导体接线端的里外两面分别密封复合设置有一绝缘导热膜,在外面的绝缘导热膜上还设置有一保温层,而在里面的绝缘导热膜上设置有一远红外涂层或负离子涂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衣的后幅、左前幅和后前幅分别选用网状碳纤维发热层作为发热材料,因此发热均匀迅速,而且导热快,具有优良的电热性能。由于增加了耐热绝缘的绝缘导热膜,使得结构合理,从根本上消除了安装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而且还提高了热效率;由于绝缘导热膜本身具有防水性能,因此相对增加了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外层增加了保温层,内层增加了远红外涂层或负离子涂层,使本结构具有单项传热,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生产电暖服的电发热元件,而且还具有保健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省电、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展开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发热元件的层状立体结构放大展开示意简图
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马甲为例,图中的1为上衣的后幅,2为上衣的左前幅,3为上衣的右前幅,在上衣的后幅1、左前幅2、右前幅3上分别设置有一结构相同的电发热元件4、5、6,该电发热元件4、5、6之间采用导线串接,然后再通过电源线7与设置在上衣内下侧的衣用智能锂电池组8相连接。
所述的电发热元件包括有一网状碳纤维发热层11,在网状碳纤维发热层两侧分别连接有一金属电极片12,该金属电极片通过电源线7与衣用智能锂电池组8相连接,在网状碳纤维发热层及金属导体接线端的里外两面分别密封复合设置有一绝缘导热膜13、14,在外面的绝缘导热膜上还设置有一保温层15,以防止热量向外扩散;而在里面的绝缘导热膜上设置有一远红外涂层16,该远红外涂层靠近人体,便于对人体在保暖的同时进行远红外保健治疗。
使用时,只要打开衣用智能锂电池组8上的电源开关,要根据需要选择高温加热,中温加热和低温加热,则网状碳纤维发热层11会产生30~70℃的温度,智能锂电池组8的安全电压为7.4伏,充电后的使用周期为1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光天,未经苏光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