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16132.8 | 申请日: | 2008-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扣贞;张兴荣;马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3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推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包括
第一前支架;
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上端部绕轴线e相转动连接;
第一后支架,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下端部绕轴线d相转动连接;
第二前支架;
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的上端部绕轴线e’相转动连接;
第二后支架,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端部绕轴线d’相转动连接;
第一前连接件,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的一端部绕轴线b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的另一端部绕轴线b’相转动连接;
第一底杆,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通过万向接头相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后部绕轴线j相转动连接;
第二底杆,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通过转向接头相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后部绕轴线j’相转动连接;
可折叠的底横撑,所述的可折叠的底横撑设置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后部之间;
还包括可折叠的上横撑,所述的可折叠的上横撑设置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后部之间。
该儿童推车的车架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性较好的儿童推车的车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推车的车架,包括
第一前支架;
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上端部绕轴线e相转动连接;
第一后支架,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下端部绕轴线d相转动连接;
第二前支架;
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的上端部绕轴线e’相转动连接;
第二后支架,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端部绕轴线d’相转动连接;
第一前连接件,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的一端部绕轴线b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的另一端部绕轴线b’相转动连接;
第一底杆,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通过万向接头相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后部绕轴线j相转动连接;
第二底杆,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通过转向接头相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后部绕轴线j’相转动连接,
还包括
撑架,所述的撑架是由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绕轴线i相转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的第一杆件的下端部绕轴线h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关节,所述的第一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绕轴线g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杆件的下端部绕轴线h’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关节,所述的第二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绕轴线g’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杆件的上端部绕轴线f’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关节,所述的第四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绕轴线k’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杆件的上端部绕轴线f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关节,所述的第三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绕轴线k相转动连接。
所述的转向接头为第二前连接件,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与所述的第一前连接件绕轴线a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的一端部绕轴线c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的另一端部绕轴线c’相转动连接。该结构为优选。该转向接头即是一个转动关节。该结构也可以用两个转动关节来实现。
所述的轴线a分别与所述的轴线c、所述的轴线c’相空间垂直。
所述的第一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转动连接处之前,所述的第二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二底杆位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的转动连接处之前,所述的第一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一底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底杆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之后,所述的第二转动关节与所述的第二底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底杆与所述的第二前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之后。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在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一后支架及第二后支架之间设置了撑架,从而使得整车的钢性较强,并可同时省去可折叠的底横撑与可折叠的上横撑,因而相应地降低了制作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6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车驾驶室防震结构架
- 下一篇:适于变电站二层平台使用的平台运输车





